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新生代断裂系统

被引:16
作者
杨树锋 [1 ,2 ]
陈立峰 [1 ,2 ]
肖中尧 [3 ]
罗俊成 [3 ,4 ]
陈汉林 [1 ,2 ]
王步清 [3 ]
程晓敢 [1 ,2 ]
廖林 [1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2] 教育部含油气盆地构造研究中心
[3]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研究院
[4]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关键词
阿尔金断裂体系; 车尔臣断裂体系; 西昆仑断裂体系; 塔里木盆地东南缘; 新生代;
D O I
10.16539/j.ddgzyckx.2009.01.008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结合野外地面地质调查成果,并通过对地震、大地电磁等地球物理资料的精细解释构建了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新生代断裂系统。塔东南新生代断裂系统可以划分为三大体系:阿尔金断裂体系、车尔臣断裂体系和西昆仑断裂体系。阿尔金北缘断层在存在走滑性质的同时,更多的表现为向北西的强烈冲断;车尔臣断裂体系由车尔臣断裂及次级断层和一系列反冲断层组成,除表现为向北西冲断外,还具有左行走滑特征;西昆仑断裂体系主要由自南向北的冲断的逆冲断层组成,在与阿尔金断裂交汇处,受阿尔金左行走滑的影响呈弧形弯曲。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研究 [J].
程晓敢 ;
廖林 ;
陈汉林 ;
陈立锋 ;
杨树锋 ;
王步清 ;
肖中尧 ;
罗俊成 .
岩石学报, 2008, 24 (04) :645-654
[2]   塔里木盆地车尔臣断裂系地质结构与构造演化 [J].
丁长辉 ;
单玄龙 ;
李强 ;
蓝平 ;
曾祥洲 ;
王清斌 .
世界地质, 2008, (01) :36-41+58
[3]   西昆仑—塔里木盆地盆-山结合带的中、新生代变形构造及其动力学 [J].
崔军文 ;
郭宪璞 ;
丁孝忠 ;
李朋武 ;
张晓卫 .
地学前缘, 2006, (04) :103-118
[4]   塔里木盆地塔东南地区构造特征 [J].
温声明 ;
丁长辉 ;
刘兴晓 ;
许怀智 ;
王贵重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5, (S1) :19-24+138
[5]   阿尔金构造系晚更新世中晚期以来的逆冲活动 [J].
郑荣章 ;
徐锡伟 ;
王峰 ;
李建平 ;
计凤桔 .
地震地质, 2005, (03) :361-373
[6]   西昆仑山东段库牙克断裂与康西瓦断裂、阿尔金断裂关系的地球化学证据 [J].
杨万志 ;
张维洲 ;
屈迅 .
地质通报, 2005, (04) :316-321
[7]   塔里木盆地车尔臣断裂带构造—岩相特征及形成机理探讨 [J].
王凤俊 ;
丁长辉 ;
刘兴晓 ;
吕东 ;
郑国利 ;
杨宝俊 .
世界地质, 2005, (01) :53-57
[8]  
塔里木盆地南缘冲断带构造特征及其油气地质特征[J]. 周新源,罗金海,王清华.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S1)
[9]   西昆仑北缘冲断带和田段的构造特征 [J].
罗金海 ;
何登发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9, (03) :237-241
[10]   塔里木盆地东南部构造特征与油气远景 [J].
蒲仁海 ;
车自成 ;
任战利 .
石油实验地质, 1995, (03) :249-258+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