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玄武岩、峨眉地裂运动与幔热柱

被引:62
作者
宋谢炎
王玉兰
曹志敏
金景福
李巨初
温春齐
机构
[1] 成都理工学院!成都,
关键词
峨眉山玄武岩; 峨眉地裂运动; 扬子板块西缘; 幔热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51 [构造形迹力学性质];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幔热柱和板块构造理论,本文提出了晚古生代扬子板块西缘-构造活动新模式,认为幔热社活动与扬子板块在二叠纪的顺时针旋转共同造成了峨眉山玄武岩的时空分布特点,该观点也解释了攀西裂谷为何提前“夭折”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攀枝花-西昌古裂谷晚古生代的演化 [J].
吴根耀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1997, (02) :52-57
[2]   峨眉地幔柱的动力学特征 [J].
卢记仁 .
地球学报, 1996, (04) :424-438
[3]   峨眉山玄武岩是弧后扩张的产物吗? [J].
黄开年 .
地质科学, 1988, (03) :289-298
[4]   试论上扬子地台的峨眉地裂运动 [J].
罗志立 ;
金以钟 ;
朱夔玉 ;
赵锡奎 .
地质论评, 1988, (01) :11-24
[5]   蛾眉山玄武岩地球化学和大陆地幔演化 [J].
汪云亮 ;
S.S.Hughes ;
童纯菡 ;
熊舜华 ;
李巨初 ;
周蓉生 ;
李建林 .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1987, (03) :59-74
[6]   中国西南三省二叠纪玄武岩系的时空分布及其地质特征 [J].
林建英 .
科学通报 , 1985, (12) :929-932
[7]   峨眉山区晚二叠世大陆裂谷边缘玄武岩系的特征 [J].
熊舜华 ;
李建林 .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1984, (03) :43-59+123
[8]   康滇构造带暗色岩套和双峰式火山岩套的稀土元素含量及其生成的大地构造环境 [J].
刘林 ;
杨瑞英 .
地质地球化学, 1983, (05) :58-59+29
[9]  
中国西南地区晚古生代以来地裂运动对石油等矿产形成的影响[J]. 罗志立.四川地质学报. 1981(00)
[10]  
中国攀西裂谷文集[M]. 地质出版社 , 张云湘,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