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玄武岩是弧后扩张的产物吗?

被引:5
作者
黄开年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峨眉山玄武岩; 弧后扩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对峨眉山玄武岩产于弧后扩张环境的论点提出了质疑。主要论据是:(1)近年来的调查表明,与此相关的金沙江—哀牢山俯冲带(及甘孜—理塘俯冲带)在海西—印支期是向西而非向东消减的;(2)从峨眉山玄武岩的主要和微量元素成分中未探查出可靠的来自消减带的组分;(3)古地磁的观测结果说明,晚二叠世扬子地块位于南半球很靠近赤道的低纬地区,此后扬子地块即迅速向北漂移;(4)世界上绝大多数大陆溢流玄武岩的形成与消减过程无关。因此,作者认为,峨眉山玄武岩的成因与消减作用无明显关系,它的喷发很可能是由于古生代末扬子地块西缘及邻区的地幔区域性上涌,从而导致了有关陆块的破裂和分离。
引用
收藏
页码:289 / 29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四川二叠纪峨眉山玄武岩的古地磁极性研究 [J].
周姚秀 ;
鲁连仲 ;
张秉铭 .
地质论评, 1986, (05) :465-469
[2]   二叠纪峨眉山玄武岩的一些古地磁新结果 [J].
黄开年 ;
N.D.Opdyke ;
D.V.Kent ;
徐贵忠 ;
唐若龙 .
科学通报, 1986, (02) :133-137
[3]   云南省云县铜厂街蛇绿混杂岩的初步研究 [J].
张旗 ;
李达周 ;
张魁武 .
岩石学报, 1985, (03) :1-14
[4]   四川理塘蛇绿混杂岩——一个以火山岩为基质的蛇绿混杂岩 [J].
王连城 ;
李达周 ;
张旗 ;
张魁武 .
岩石学报, 1985, (02) :17-27+95
[5]   中国西南三省二叠纪玄武岩系的时空分布及其地质特征 [J].
林建英 .
科学通报 , 1985, (12) :929-932
[6]   中朝地块与扬子地块在古生代晚期是太平洋古陆的一部分 [J].
张正坤 .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84, (02) :45-54
[7]   论哀牢山-藤条河断裂——古板块俯冲带 [J].
段新华 ;
赵鸿 .
地质学报, 1981, (04) :258-266+323
[8]  
中国西南地区晚古生代以来地裂运动对石油等矿产形成的影响[J]. 罗志立.四川地质学报. 1981(00)
[9]   川西南乡城——得荣地区的两种混杂岩及其构造意义 [J].
张之孟 ;
金蒙 .
地质科学, 1979, (03) :205-214+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