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三塘湖盆地煤系地层低渗透砂岩储集层成因机理及储集特征

被引:7
作者
熊琦华
吴胜和
机构
[1] 石油大学,石油大学北京教授石油地质,北京教授石油地质
关键词
新疆; 三塘湖盆地; 侏罗纪; 煤系; 低渗透储集层; 砂岩油气藏; 砂体成因; 储集层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侏罗系煤系地层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低渗透砂岩储集层是其主要的储集层类型.作者以新疆三塘湖盆地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为例,分析了煤系地层低渗透砂岩储集层的成因机理及储集特征,并对有利储集带的分布规律进行了总结.研究表明,煤系地层砂体的原始储集层质量较高,但强烈的压实作用和高岭石胶结作用降低了砂岩储集层的孔渗性.煤岩对砂体孔隙演化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即在早成岩期促进孔隙的破坏,而在晚成岩期有利于次生溶孔的形成.砂岩孔隙类型主要为残余原生粒间孔、粒间溶孔、晶间微孔和裂缝;喉道类型主要为缩颈型喉道、窄片状喉道、细管状喉道和管束状喉道;具有两种基本孔隙结构类型,即大孔细喉型(属中孔低渗、低孔低渗储层)和小孔微喉型(属中孔特低渗和低孔特低渗储层).煤系地层有利储集带主要分布于烃源岩厚度大的深埋藏区、粗相带区及不整合面以下的淡水淋滤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70 / 175+8 +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煤系地层砂岩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研究——以长广地区龙潭组为例 [J].
朱国华 ;
章卫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3, (01) :39-4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