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孔兑暴雨洪水产输沙关系初探——以西柳沟为例

被引:18
作者
刘韬
张士锋
刘苏峡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十大孔兑; 暴雨洪水; 产沙; 水沙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3 [水文分析与计算];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黄河上游十大孔兑暴雨洪水引发的水土流失及洪涝泥沙灾害是当地的主要环境问题。利用实测水沙资料,建立该地区洪水过程产沙量与降雨径流指标、流量与含沙量的经验关系,并探讨了这些关系的成因。结果表明:一次洪水过程的产沙量可以表示为降雨强度或径流深的幂函数,幂指数大于1;一次洪水过程流量和含沙量呈逆时针绳套曲线关系,含沙量可以表示为流量的幂函数,幂指数小于1。掌握该地区的水沙关系和规律,可为模拟该地区降雨径流产输沙过程,控制和预防流域水土流失和洪水泥沙灾害提供一定的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黄河中游两川两河及十大孔兑水资源分析 [J].
胡建军 ;
高健翎 ;
冉大川 ;
王富贵 ;
韦小明 ;
曹树暄汤 .
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 2002, (01) :26-31
[2]   黄河流域水循环研究的进展和展望 [J].
刘苏峡 ;
张士锋 ;
刘昌明 .
地理研究, 2001, (03) :257-265
[3]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的风水两相侵蚀产沙过程 [J].
许炯心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 (05) :540-548
[4]   黄土丘陵沟壑区流域系统侵蚀与产沙关系 [J].
陈浩 .
地理学报, 2000, (03) :354-363
[5]   黄土高原的高含沙水流侵蚀研究 [J].
许炯心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9, (01) :28-3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