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攻击行为与"心理理论"关系的研究

被引:18
作者
王益文
林崇德
张文新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发展心理研究所
[2]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北京
[3] 济南
关键词
攻击行为; 心理理论; 类型特殊性假说;
D O I
10.16719/j.cnki.1671-6981.2004.03.007
中图分类号
B844 [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2 ;
摘要
本研究采用自然观察法评定177名3-4岁儿童的攻击行为。以攻击行为平均分为指标从被观察儿童中选取93名为被试,采用"意外转移"和"欺骗外表"两种实验任务,比较各类攻击儿童的心理理论。本研究得出主要结论:总体而言,攻击儿童与无攻击儿童的心理理论不存在显著差异。间接攻击儿童的心理理论显著高于身体攻击儿童。各类儿童的表征变化不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支持了我们提出的攻击行为"类型特殊性"假说。
引用
收藏
页码:540 / 54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3~6岁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J].
王益文 ;
张文新 .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2, (01) :11-15
[2]  
Social perspective-taking and adjustment in emotionally disturbed, learning-disabled, and normal children[J] . Jill M. Waterman,William E. Sobesky,Louise Silvern,Bart Aoki,Marci McCaulay.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 1981 (1)
[3]  
Social cognition and children’s aggressive behavior. Dodge, K. A. Child Development .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