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物—场—事”:城市更新中码头遗产的保护再生框架研究
被引:16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陆邵明
[
1
,
2
]
机构
:
[1]
伦敦学院大学巴特莱特建筑学院
[2]
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学系
来源
:
规划师
|
2010年
/ 26卷
/ 09期
关键词
:
码头遗产;
适应性再利用;
“物—场—事”;
英国;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TU984.114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英国码头遗产及其滨水区的保护再生实践构建了"物—场—事"的保护策略与框架体系,并得出:保护主导下的码头遗产适应性再利用,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更新的层面上,还要注重事件的再现与营造,从而创造一种有特质的生态的滨水生活模式;同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城市语言,通过情境塑造、空间的社会实践来建构城市特色和活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当代建筑叙事学的本体建构——叙事视野下的空间特征、方法及其对创新教育的启示
陆邵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学系
陆邵明
[J].
建筑学报,
2010,
(04)
: 1
-
7
[2]
关于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陆邵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建筑系
陆邵明
[J].
规划师,
2006,
(10)
: 13
-
15
[3]
关注新型文化遗产——工业遗产的保护
单霁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文物局
单霁翔
[J].
中国文化遗产,
2006,
(04)
: 10
-
47+6
[4]
中国工业遗产初探
俞孔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
俞孔坚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方琬丽
[J].
建筑学报,
2006,
(08)
: 12
-
15
[5]
后工业时代中国产业类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性再利用
王建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王建国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蒋楠
[J].
建筑学报,
2006,
(08)
: 8
-
11
[6]
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Ⅶ)——北杜伊斯堡旧钢铁厂景观公园
刘会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深圳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
刘会远
李蕾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深圳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
李蕾蕾
[J].
现代城市研究,
2004,
(07)
: 11
-
15
[7]
近代中国的新式码头.[M].刘萍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
1
→
共 7 条
[1]
当代建筑叙事学的本体建构——叙事视野下的空间特征、方法及其对创新教育的启示
陆邵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学系
陆邵明
[J].
建筑学报,
2010,
(04)
: 1
-
7
[2]
关于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陆邵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建筑系
陆邵明
[J].
规划师,
2006,
(10)
: 13
-
15
[3]
关注新型文化遗产——工业遗产的保护
单霁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文物局
单霁翔
[J].
中国文化遗产,
2006,
(04)
: 10
-
47+6
[4]
中国工业遗产初探
俞孔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
俞孔坚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方琬丽
[J].
建筑学报,
2006,
(08)
: 12
-
15
[5]
后工业时代中国产业类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性再利用
王建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王建国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蒋楠
[J].
建筑学报,
2006,
(08)
: 8
-
11
[6]
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Ⅶ)——北杜伊斯堡旧钢铁厂景观公园
刘会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深圳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
刘会远
李蕾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深圳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
李蕾蕾
[J].
现代城市研究,
2004,
(07)
: 11
-
15
[7]
近代中国的新式码头.[M].刘萍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