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不同耕作方式对杂交水稻根系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55
作者:
冯跃华
[1
]
邹应斌
[2
]
Roland J Buresh
[3
]
李合松
[4
]
高彧
[5
]
许桂玲
[1
]
王淑红
[2
]
敖和军
[2
]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3] Crop,Soiland Water Sciences Division, 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来源:
关键词:
耕作方式;
杂交水稻;
根系特性;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明不同耕作方式下杂交水稻根系特性及增产的机制。方法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不同耕作方式(翻耕和免耕)对直播稻和移栽稻根系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无论直播或移栽,免耕稻最高分蘖期的根冠比、单蔸根干重、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和活跃吸收表面积均高于翻耕稻,其成熟期0~5cm土层的根重、根重密度和5~10cm、10~20cm土层的比根长也比翻耕稻高。在移栽条件下,免耕稻成熟期0~5cm土层的根长、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高于翻耕稻,其最高分蘖期的根系32P吸收总量和根系氧化力分别比翻耕稻平均增加40.72%、13.81%;在直播条件下,免耕稻最高分蘖期、孕穗期、齐穗期的根系32P吸收总量和根系氧化力分别比翻耕稻平均增加54.56%、19.53%、2.80%和12.59%、24.06%、74.19%,其孕穗期的地上部32P的转运率比翻耕稻平均增加13.68%,而其根系残留率比翻耕稻平均降低10.22%。无论移栽或直播,免耕稻的有效穗数比翻耕稻低,但其每穗粒数高于翻耕稻。在直播和移栽条件下,免耕稻的产量平均分别为8979.0kg·ha-1和8588.0kg·ha-1,比翻耕稻分别增产2.30%和1.19%,但未达到5%的显著水平。结论免耕稻相对于翻耕稻有明显的增产优势,是其根系特性的一种响应。
引用
收藏
页码:693 / 701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