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关系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上海松江舞草龙为个案

被引:9
作者
赵李娜
机构
[1]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人文学院
关键词
人地互动; 非遗传承; 舞草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摘要
在当今非遗保护研究中,由于实践者大多缺乏对民俗事项的本真内涵与生发根源的根本性理解,造成了保护过程中只取传承而忽略对其文化空间的修复与营造的结果,从而使非遗保护走向"碎片化"的困境。在此情况下,尝试引入历史地理学中"人地关系"概念与语境,以国家级非遗项目上海叶榭舞草龙为个案,对其表征、内涵及来源进行剖析,有针对性地深入理解其构成元素,为修复与营造民俗事项生态场、实现非遗项目"整体性保护"提供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体系探索 [J].
彭兆荣 .
贵州社会科学, 2013, (04) :5-8
[3]   生态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的关键 [J].
丁永祥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52 (03) :118-125
[4]   文化生态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J].
吴兴帜 .
广西民族研究, 2011, (04) :192-197
[5]   地方神灵民间信仰与民众生活的互动联系——以黄道婆、王元为等地方神灵为例 [J].
陈勤建 ;
尹笑非 .
西北民族研究, 2011, (01) :93-101+65
[6]   关羽崇拜传说与民间龙信仰 [J].
刘卫英 ;
姜娜 .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0, 26 (10) :35-37
[8]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惑 [J].
戴廉 .
瞭望新闻周刊, 2005, (30) :57-59
[9]   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综述 [J].
陈孟昕 ;
张昕 .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02, (04) :61-62
[10]  
叶榭镇志.[M].《叶榭镇志》编纂委员会; 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