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导入大豆抗病虫目的基因

被引:5
作者
崔岩
杨庆凯
周思军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
[2]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大豆(Glycinemax); 花粉管通道法; 几丁质酶基因; Bt基因;
D O I
10.16519/j.cnki.1004-311x.2002.06.004
中图分类号
Q943.2 [植物基因工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花粉管通道技术 ,将几丁质酶基因导入 1 4个大豆品种 ,共导入 1 1 2 5朵花 ,花朵的成活率为 4 7 8%。将Bt基因导入 1 1个大豆品种 ,共导入 2 6 0朵花 ,花朵的成活率为 4 0 8%。 8个转Bt基因品种中的D1代共收获 1 92粒种子 ,获得幼苗 1 32株 ,出苗率为 6 8 75%。把转Bt基因的 1 32株植株用X -Gluc溶液检测 ,没有发现阳性反应。将转Bt基因的 1 32株植株进行PCR检测 ,得到 5株阳性转化植株。对D1代获得的 5株阳性转化植株的D2代 ,进行PCR检测 ,得到D2代稳定遗传的阳性转化植株 2株。
引用
收藏
页码:5 / 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外源DNA导入大豆获得一不育材料 [J].
赵丽梅,刘德璞,孙寰,袁英,黄梅 .
大豆科学, 1995, (01) :83-87+95
[2]   导入外源DNA获得抗SMV大豆品系 [J].
刘德璞 ;
廖林 ;
袁鹰 ;
刘玉芝 .
大豆科学, 1997, (04) :2-7
[3]   向大豆导入几丁质酶基因的初步研究 [J].
徐香玲 ;
邹联沛 ;
刘伟华 ;
李集临 .
大豆科学, 1999, (02) :8-15
[4]   早熟大豆外源DNA导入的RAPD分子验证 [J].
李希臣,雷勃钧,卢翠华,钱华,周思君,吕云波,谢纬武,王斌 .
大豆科学, 1994, (02) :152-156
[5]   外源DNA导入大豆的适宜时期与相应方法 [J].
雷勃钧 ;
尹光初 ;
卢翠华 ;
钱华 ;
张开旺 ;
周思君 ;
王树林 .
中国油料, 1991, (01) :90-91
[6]  
雷勃钧,李希臣,卢翠华,钱华,周思君,谢纬武,王斌.  外源野生大豆DNA导入栽培大豆及RAPD分子验证[J].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4(06)
[7]   大豆自花授粉后外源DNA导入技术 [J].
黄承彦 ;
颜廷进 ;
战明奎 ;
赵经荣 ;
粟翼玟 ;
周同度 ;
赵双宜 .
山东农业科学, 1990, (05) :8-11+53
[8]   外源野生大豆DNA导入栽培大豆引起的变异 [J].
雷勃钧 ;
尹光初 ;
王树林 ;
卢翠华 ;
钱华 ;
周思君 ;
张开旺 ;
隋德志 ;
林忠平 .
中国油料, 1989, (03) :13-16+101
[9]   导入外源总DNA获得优质高蛋白和双高大豆新品系 [J].
雷勃钧,卢翠华,钱华,李希臣,吕云波,赵凯,刘广阳,杨兴勇 .
大豆科学, 1995, (03) :203-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