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外源总DNA获得优质高蛋白和双高大豆新品系

被引:18
作者
雷勃钧,卢翠华,钱华,李希臣,吕云波,赵凯,刘广阳,杨兴勇
机构
[1]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大豆室
关键词
大豆;外源DNA导入;高蛋白;11S球蛋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02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本文报道了利用大豆自花受粉后形成的花粉管通道,将外源野生大豆总DNA直接导入受体栽培大豆品种中,其中一组合(D8701)获得的导入后代D89-982,蛋白质含量比受体提高了近2个百分点,球蛋白总量提高近10个百分点,并使其与大豆加工品质密切相关的11S球蛋白组分所占比例超过了70%,该品系经品比和异地鉴定,产量比标准品种提高11%,于1995年进入省区域试验;另一组合(D8705)的导入后代D90-1217,平均蛋白质含量比受体提高9个百分点,达48.47%,脂肪含量达18.34%,蛋白质含量十脂肪含量达到了66.7%以上。
引用
收藏
页码:203 / 20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不同类型大豆杂交后代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分析 [J].
杨琪,王金陵,杨庆凯,高凤兰,吴宗璞 .
大豆科学, 1994, (03) :200-206
[2]   大豆品种间豆腐加工特性的变异及其与贮存蛋白各组分含量的关系 [J].
周新安 ;
盖钧镒 ;
马育华 .
大豆科学, 1992, (04) :283-289
[3]   大豆种子贮存蛋白组成及其相关分析 [J].
周新安 ;
盖钧镒 ;
马育华 .
大豆科学, 1992, (03) :191-197
[4]   大豆高蛋白育种的亲本选配和后代选择的研究Ⅱ大豆杂交F2、F3和F4代蛋白质含量与其它性状的相关性 [J].
邱丽娟 ;
王金陵 ;
孟庆喜 .
大豆科学, 1991, (02) :93-97
[5]   外源DNA直接导入大豆的研究 [J].
雷勃钧 ;
尹光初 ;
卢翠华 ;
钱华 ;
张开旺 ;
周思君 ;
王树林 .
大豆科学, 1991, (01) :58-63
[6]   大豆高蛋白育种双列杂交分析 [J].
孟庆喜 ;
武天龙 ;
杨庆凯 .
大豆科学, 1988, (03) :185-191
[7]   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Glycine soja)种子蛋白的变异 [J].
胡志昂 ;
王洪新 ;
赵述文 ;
姚振纯 .
大豆科学, 1986, (03) :205-210+254
[8]   大豆属三种球蛋白的比较及其在发育中的积累 [J].
雷勃钧 ;
尹光初 ;
林忠平 .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86, (01) :7-13
[9]   大豆属贮存蛋白的研究——Ⅰ、大豆及某些野生类型大豆球蛋白构成的比较 [J].
雷勃钧 ;
尹光初 ;
刘红军 ;
林忠平 .
大豆科学, 1984, (01) :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