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河流输沙对海岸和大陆架沉积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李从先
陈刚
姚明
机构
[1]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
关键词
海岸带; 输沙量; 沉积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现代海岸跨越构造沉降带和隆起带。据统计,在沉降带海岸入海的河流,其输沙量占我国人海河流输沙总量的90%以上,而在隆起带沿岸入海者,其输入量不足10%。沉降带沿岸以潮坪沉积为主,并出现巨厚的第四系沉积层;隆起带沿岸主要为海滩砂砾质沉积及与之相伴生的风成沉积,只在大河细粒物质沿岸运移所及之处,才形成潮坪沉积,且第四纪沉积层较薄,原地沉积物呈斑块状分布。东海和南海所接受的河流输沙量较少,异地沉积虽占据相当的范围,但原地沉积分布较广,并构成连续的沉积带。大河输沙通过海洋因素的搬运而沉积于相邻的小河口内,并构成堆积体,这是通过海、河泥沙交换,河流沉积物影响海岸沉积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在我国沿岸尚未发现主要由大陆架直接来沙产生的河口海岸沉积体。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长江三角洲南翼全新世地层和海侵 [J].
李从先 ;
闵秋宝 ;
孙和平 .
科学通报, 1986, (21) :1650-1653
[2]   对珠江三角洲沉积特征和沉积模式的一些认识 [J].
龙云作 ;
霍春兰 ;
司桂贤 ;
杨聿容 ;
朱卫勤 ;
石瑞祥 ;
牛作民 ;
马道修 ;
徐明广 ;
周青伟 ;
张光威 ;
蓝先洪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85, (04) :49-57
[3]   我国主要河流入海径流量、输沙量及对沿岸的影响 [J].
程天文 ;
赵楚年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5, (04) :460-471
[4]   钱塘江河口沙坎的形成及其历史演变 [J].
陈吉余 ;
罗祖德 ;
陈德昌 ;
徐海根 ;
乔彭年 .
地理学报, 1964, (02) :10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