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5 条
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土壤抗蚀性变化
被引:32
作者:
王佩将
[1
,2
]
戴全厚
[1
]
丁贵杰
[1
]
程富东
[1
]
机构:
[1] 贵州大学林学院
[2] 吉林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土壤抗蚀性;
植被恢复;
喀斯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运用时空互代法,以喀斯特山区不同植被恢复阶段为研究对象,坡耕地与人工林为对照,通过室内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探讨了其土壤抗蚀性。结果表明:土壤中有机质、>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0.05 mm粉黏粒含量、<0.001 mm黏粒含量和结构性颗粒指数可以作为评价土壤抗蚀性的最佳指标。各样地土壤抗蚀性综合指数大小排序为灌草丛>乔灌过渡林>灌木林>乔木疏林>人工林>草坡>坡耕地。喀斯特山区,坡耕地土壤抗蚀性能最差;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的抗蚀性能先逐渐变好,后逐渐变差,转折点在灌草阶段。以灌草搭配的植被恢复模式可能比较适合喀斯特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806 / 815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