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锈病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1
作者
费甫华
谈宇俊
周茂繁
机构
[1] 湖北省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大豆锈病;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651 [大豆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了大豆锈病不同严重度、离病斑中心不同距离,以及抗感锈病不同品种接种后病程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关系,结果表明:发病不同严重度(Ⅰ~Ⅲ级)比对照(未接种0级)酶谱带多1~2条,活性由大到小依次为Ⅱ级>Ⅰ级>Ⅲ级>0级;离病斑中心越近酶带越多,且酶活性越强;随着接种时间的推迟(0~32小时)过氧化物酶带数增多,酶活性增强;抗病品种与感病品种接种后相同时间进行比较,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多1~4条酶带,且其酶活性亦较高;Rf值0.78~0.85间的酶谱与大豆锈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大豆锈菌冬孢子的形成条件 [J].
费甫华 ;
周茂繁 ;
谈宇俊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5, (05) :444-448
[2]   中国大豆锈病的病原、寄主及分布 [J].
庄剑云 .
中国油料, 1991, (03) :69-71
[3]   抗、感稻瘟病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功酶分析 [J].
何祖华 ;
石春海 ;
申宗坦 ;
黄大年 ;
王金霞 .
中国水稻科学, 1989, (02) :95-96
[4]   大豆锈病病菌生理小种的初步研究 [J].
谈宇俊 ;
孙永亮 .
大豆科学, 1989, (01) :71-74
[5]   大豆锈病的鉴定技术 [J].
谈宇俊 ;
孙永亮 .
中国油料, 1989, (01) :67-69
[6]   小麦品种对白粉病抗病性与过氧化物酶的关系 [J].
杨家书 ;
李舜芳 ;
吴畏 ;
曹淡君 ;
吴友三 ;
薛应龙 .
植物病理学报, 1984, (04) :45-50
[7]   棉花感染枯萎病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 [J].
沈其益 ;
阎隆飞 ;
李庆基 ;
张元恩 ;
滕晓月 ;
李筠宜 ;
王正芬 ;
傅翠贞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78, (02) :10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