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6 条
河西走廊4200年以来青铜冶炼的元素地球化学记录
被引:5
作者:
李小强
[1
]
纪明
[1
,2
]
Dodson J
[3
]
周新郢
[1
,2
]
赵克良
[1
,2
]
孙楠
[1
,2
]
杨青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al Research,Australian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ganization,Menai,NSW
来源:
关键词:
河西走廊;
元素地球化学;
4200年以来;
青铜冶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5 [元素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金属的使用与冶炼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项革命性事件。河西走廊地区全新世条湖湖相沉积元素地球化学记录显示,10500-9500cal aBP和8000-7200cal aBP时段Cu、Pb、Zn、Ni元素含量高值区,分别对应了早全新世增温期冰川融水量增加和全新世适宜期季风降水的增强。Cu、As、Pb、Zn、Ni含量在4200-3700cal aBP时段出现最高峰值,另外Cu、Pb、Zn、Ni4种元素在3000-2700和2100-1900cal aBP时段出现较高峰值。4200-3700cal aBP时段元素异常记录了我国西北地区最早的青铜冶炼,As元素是这一时期青铜合金的主要成份。另外,西周时期(3000-2700cal aBP)和汉代(2100-1900cal aBP)Cu、Pb、Zn、Ni元素峰值,可能是先民青铜冶炼的结果。元素地球化学记录不仅可以判定早期青铜冶炼的起迄时间,也提供了甄别不同时代青铜合金元素组成变化的信息。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9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