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积累区消融期能量平衡特征

被引:34
作者
孙维君 [1 ]
秦翔 [1 ]
任贾文 [1 ]
吴锦奎 [2 ,3 ,4 ]
杜文涛 [1 ]
刘宇硕 [1 ]
侯典炯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祁连山冰川与生态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流域水文及应用生态实验室
[3] Institute for Landscape Ecology and Resources Management,Justus-Liebig-University
关键词
老虎沟12号冰川; 积累区; 消融期; 能量平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3.6 [冰川];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为研究冰川消融期积累区的能量平衡,利用2006年6月21日—7月31日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海拔5 040m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冰川的能量平衡各分量变化特征,估算了冰川表面的能量平衡组成.结果表明:冰川消融期,净辐射是冰川的主要热量来源(占82.1%),其次是感热通量(占17.9%);冰川消融耗热是主要的能量支出项(占70.8%),其次是潜热通量(占29.2%).通过能量平衡方程计算的冰川蒸发/升华量日平均值为0.8mm w.e.,物质亏损量为473mm w.e.,与实测物质亏损量492mm w.e.相差不大,冰川累积物质亏损量计算值和观测值的趋势变化吻合较好.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祁连山七一冰川消融期间的能量平衡特征
    陈亮
    段克勤
    王宁练
    蒋熹
    贺建桥
    宋高举
    谢君
    [J]. 冰川冻土, 2007, (06) : 882 - 888
  • [2] 珠穆朗玛峰北坡海拔6523m辐射平衡观测结果分析
    蒋友严
    任贾文
    秦翔
    谢爱红
    王叶堂
    [J]. 冰川冻土, 2007, (04) : 589 - 594
  • [3] 天山南坡科契卡尔巴西冰川消融期雪面能量平衡研究
    李晶
    刘时银
    张勇
    [J]. 冰川冻土, 2007, (03) : 366 - 373
  • [4] 敦煌地区荒漠戈壁地表热量和辐射平衡特征的研究
    张强
    曹晓彦
    [J]. 大气科学, 2003, (02) : 245 - 254
  • [5] 唐古拉山冬克玛底冰川平衡线高度附近的能量平衡
    张寅生
    姚檀栋
    萍健辰
    大火田哲夫
    矢吹裕伯
    藤田耕史
    [J]. 冰川冻土, 1996, (01) : 12 - 21
  • [6] 天山冰川消融参数化能量平衡模型
    康尔泗
    [J]. 地理学报, 1994, (05) : 467 - 476
  • [7] 天山和祁连山的冰川物质平衡、雪线位置与天气气候的关系
    康兴成
    丁良福
    [J]. 冰川冻土, 1981, (01) : 53 - 56
  • [8] 祁连山大雪山老虎沟12号冰川的近期变化及其趋势
    孙作哲
    谢自楚
    不详
    [J]. 科学通报 , 1981, (06) : 366 - 369
  • [9] 祁连山冰川的近期变化
    (Investigation Team on Utilization of Ice and Snow Eesources in the Qilian Shan
    Lanzhou Institute of Glaciology and Cryopedology
    Academia Sinica)
    [J]. 地理学报, 1980, (01) : 48 - 57+99
  • [10] 大气物理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盛裴轩等编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