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山带区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方法

被引:9
作者
张智勇
张克信
于庆文
龚全胜
梁云海
严城民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地质调查局
[3] 甘肃地质调查院
[4] 新疆地质调查院
[5] 云南地质调查院
关键词
造山带; 三维结构; 理论方法; 地质填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2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提出我国造山带 1/ 2 5万填图要以活动论和探索大陆动力学为学术指导思想 ,采用多学科相结合的地质填图调查方法 ,以构造为纲 ,研究总结出造山带大地构造演化各阶段中主要构造单元各岩类区 (沉积岩区、岩浆岩区、变质岩区、混杂岩区 )岩石建造组合及序列 .旨在重点表现造山带的结构、形成、演化及其大地构造基本特点 ,尤其侧重其造山过程和现今造山带的三维结构 .通过填图实践和造山带填图方法研究 ,提出针对造山带区不同岩类区特点应采用不同的地质填图调查方法 ,并分别总结了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造山带沉积盆地、造山带蛇绿岩、造山带中酸性侵入岩、造山带变质岩、造山带三维结构与大地构造演化模式等造山带区典型岩类区和造山带结构地质填图的若干理论与方法 .其目的是为我国正在大规模开展的“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青藏高原空白区 1/ 2 5万区域地质调查 ,提供一套可供借鉴的系统的造山带区地质填图新理论、新方法 ,提高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造山带区基础地质调查研究程度 .
引用
收藏
页码:377 / 38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试论造山带成山运动与环境变化调查方法——以东昆仑1∶25万冬给措纳湖幅区调为例 [J].
于庆文 ;
李长安 ;
张克信 ;
古凤宝 .
中国区域地质, 1999, (01) :92-96
[2]   昆仑山东段的构造隆升、水系响应与环境变化 [J].
李长安 ;
殷鸿福 ;
于庆文 ;
黄长生 .
地球科学, 1998, (05) :3-5
[3]   中央造山带的演化及其特点 [J].
殷鸿福 ;
张克信 .
地球科学, 1998, (05) :3+5+7-8
[4]   东昆仑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序列重建方法初探 [J].
张克信 ;
陈能松 ;
王永标 ;
龚一鸣 ;
黄继春 .
地球科学, 1997, (04) :7-10
[5]  
构造地层单位研究.[M].陈克强;汤加富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5,
[6]  
中国松潘-甘孜造山带的造山过程.[M].许志琴等著;.地质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