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制与师徒制——总体体制下企业组织的微观治理机制

被引:17
作者
傅春晖 [1 ]
渠敬东 [2 ]
机构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2]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再分配体制; 单位制; 师徒制; 企业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中国在1949年之后逐步形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再分配体制。这种社会主义的再分配体制集中体现为"单位制"的组织形态。在单位制下,科层制的正式制度总是"嵌入"在社会连带关系当中,扎根在具体的民情当中。单位制中的科层关系和师徒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这种双重机制是单位制下企业治理的重要特点。除师徒制之外,构成单位制民情治理要素的微观机制还有家庭和社区等组织机制。这些具有延续性和扩展性的普遍社会关联是单位制下的制度保护带和调节、润滑机制,构成了总体体制治理框架下应予以充分重视的社会领域。
引用
收藏
页码:1 / 21+242 +242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委托代理视角下的企业师徒关系研究 [J].
李娇 ;
李南 .
科技与企业, 2013, (16) :91-91
[2]   占有、经营与治理:乡镇企业的三重分析概念(下) 重返经典社会科学研究的一项尝试 [J].
渠敬东 .
社会, 2013, 33 (02) :1-32
[3]   企业师徒制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 [J].
李南 ;
王晓蓉 .
软科学, 2013, 27 (02) :113-117
[4]   占有、经营与治理:乡镇企业的三重分析概念(上) 重返经典社会科学研究的一项尝试 [J].
渠敬东 .
社会, 2013, 33 (01) :1-37
[5]   运动型治理机制: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再思考 [J].
周雪光 .
开放时代, 2012, (09) :105-125
[6]   师徒关系合同化与劳动政治 东北某国有制造企业的个案研究 [J].
王星 .
社会, 2009, 29 (04) :26-58+224
[7]   市场转型与“单位”变迁 再论“单位”研究 [J].
李路路 ;
苗大雷 ;
王修晓 .
社会, 2009, 29 (04) :1-25+224
[8]   西方劳动过程理论与中国经验:一个批判性的述评 [J].
闻翔 ;
周潇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3) :29-39
[9]   我国现代企业师徒制重构探讨 [J].
吕妍 ;
古继宝 ;
梁 .
华东经济管理, 2007, (04) :111-114
[10]   我国近代工业化进程和职业教育制度嬗变的历史考察 [J].
楼世洲 .
教育学报, 2007, (01) :8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