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细胞角度理解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病机制

被引:10
作者
朱毅 [1 ,2 ]
机构
[1]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2] 江苏省人民医院呼吸科
关键词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细胞因子; 发病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63.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后果严重但病因不明的疾病。目前已知有大量的细胞因子、细胞信号通路参与其发病机制。但是,由于细胞因子网络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使得IPF发病机制显得极其繁杂[1]。而伴随新的细胞因子和信号通路的不断被发现,又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更趋纷繁无序。然而,相对无数的细胞因子和炎症反应通路来说,肺部的细胞成分是有限的,异
引用
收藏
页码:444 / 44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现代概念及研究进展 [J].
任成山 ;
钱桂生 .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0, 3 (04) :276-284
[2]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电镜观察及发病机理的探讨 [J].
汤秀英 ;
何冰 ;
李桂莲 ;
张烨 ;
柴立军 .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999, (01) :26-28+64
[3]  
Angiotensin-TGF-beta 1 crosstalk in human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autocrine mechanisms in myofibroblasts and macrophages .2 Uhal Bruce D,Kim Jong Kyong,Li Xiaopeng,Molina-Molina Maria. Current pharmaceutical design . 2007
[4]  
Upregulation of Fas-signalling molecules in lung epithelial cells from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2 Maeyama T,Kuwano K,Kawasaki M,et al. Eur Respir J .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