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 条
光周期敏感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的初步研究
被引:11
作者:
徐乃瑜,刘江东
机构:
[1]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来源:
关键词:
核质杂种,异质系,D ̄2型细胞质,光敏感细胞质雄性不育;
D O I:
10.14188/j.1671-8836.1995.02.016
中图分类号:
S512.103.5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选用属D2型细胞质的粗厚山羊草(Aegilopscrassa)、牡山羊草(Ae.juvenalis)和瓦维洛夫山羊草(Ae.vavilovii)分别与普通小麦(Tr.aestivum)品种鄂恩1号、NPFP和白皮224连续回交进行核置换组配的9个异质系(即核质杂种)[1],和核供体品种鄂恩1号、NPFP和白皮224,于分蘖始期(叶原基期)和拔节始期(小花分化期)分别置于15.5~16h和24h长光照下,以武汉自然光照为对照.抽穗时套袋隔离,取样用碘液进行花粉育性观察.结果表明:(1)三个核供体品种在不同发育时期进行上述光长处理,对雄性不育和结实率没有明显影响.而异质小麦在分率始期给予24h长光照处理,花粉高度不育或全不育,在拔节始期进行上述处理,雄性不育和结实率下降程度大大减低.(2)在异质小麦中以牡山羊草对24h长光照最敏感,其次为粗厚山羊草和瓦维洛夫山羊草.(3)15.5~16h光长对引起雄性不育虽有一定效果,但不及24h光长影响大.(4)在同一异质条件下,不同核对引起雄性不育的程度有异.(5)碘染花粉观察育性与套袋结实率的变化结果相一致.(6)D2型细胞质可作为小麦光周期敏感细胞质雄性不育来源的重要遗
引用
收藏
页码:218 / 222+267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