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景点空间可达性的中国旅游区划

被引:35
作者
潘竟虎 [1 ]
从忆波 [2 ]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旅游区划; 空间可达性; A级景点; GIS;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4.10.006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旅游区划对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与意义,基于景点地理位置与交通可达性进行旅游区划,实质是对客源地与目的地空间关系的研究。以中国A级旅游景点所在地理位置和交通可达性为依据,探讨基于可达性格局的旅游区划问题和基于GIS技术的旅游区划分方法。以可达性空间表达技术为基础,运用栅格成本加权距离算法,计算所有A级旅游景点的空间可达性,并分别计算了各自的服务区范围。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同时间阀值下服务区范围变化的判断,进行旅游景点腹地范围的空间合并,并对各旅游景点空间分布格局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最终将全国分为9个一级旅游区、22个二级旅游区和177个三级旅游区,形成了中国旅游区划等级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161 / 116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基于因子分析的广西旅游区划 [J].
韦福巍 ;
黄荣娟 .
热带地理, 2012, 32 (06) :670-675
[2]   中国4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区)空间可达性测度 [J].
潘竟虎 ;
从忆波 .
地理科学, 2012, 32 (11) :1321-1327
[3]   基于可达性技术的长江三角洲旅游区划 [J].
靳诚 ;
黄震方 .
地理研究, 2012, 31 (04) :745-757
[4]   河北省太行山区景观指数分析与旅游区划研究 [J].
葛静茹 ;
李建清 ;
李霄宇 ;
白庆红 ;
李俊清 ;
秦安臣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2, 27 (02) :209-212
[5]   基于SPSS16.0的安徽旅游区划研究 [J].
方叶林 ;
毛玲玲 .
旅游论坛, 2011, 4 (03) :86-90
[6]   我国旅游区划研究综述 [J].
陈慧敏 .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1, 17 (11) :208-209+214
[7]   枣庄市旅游区划及分区开发研究 [J].
韩笑 .
枣庄学院学报, 2010, 27 (05) :116-121
[8]   基于公路网络的长江三角洲旅游景点可达性格局研究 [J].
靳诚 ;
陆玉麒 ;
范黎丽 .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 (02) :258-269
[9]   基于路网结构的旅游景点可达性分析——以南京市区为例 [J].
靳诚 ;
陆玉麒 ;
张莉 ;
徐菁 .
地理研究, 2009, 28 (01) :246-258
[10]   中国资源型景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 [J].
谢志华 ;
吴必虎 .
地理科学, 2008, 28 (06) :748-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