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西北部早上新世晚期颗石藻类组合的发现及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3
作者
钟石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海南岛,砂岩,早上新世,颗石藻类,沉积环境,滨海;
D O I
10.19800/j.cnki.aps.1994.04.002
中图分类号
Q914 [古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首次研究了儋县境内神尖一带海岸出露的砂岩中的颗石藻类化石,发现了Reticulofenestrapseudoumbilica带(NN15),从而证实这套砂岩的时代为早上新世晚期。同时,依据颗石藻类组合中一些环境指示种,论述了古海面升降、古地理和古环境变化,认为当时该地处于滨海潮下环境,海平面总趋势下降,水温较高,相当于热带或亚热带区域。
引用
收藏
页码:404 / 415+529-531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雷琼新生代断陷盆地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J].
黄玉昆 ;
邹和平 .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2, (01) :1-10
[2]   海南岛西北部火山海岸的研究 [J].
王颖 ;
周旅复 .
地理学报, 1990, (03) :321-330
[3]   海南岛西北岸三万年前后浅海相地层的发现及其意义 [J].
曹琼英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6, (03) :545-550
[4]   海南岛更新世白云岩的发现及其形成环境分析 [J].
王国忠 ;
吕炳全 ;
全松青 .
同济大学学报, 1982, (04) :18-26
[6]  
南海地质构造与陆缘扩张.[M].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构造研究室编;.科学出版社.1988,
[7]  
中国地理学会第一次构造地貌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M].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专业委员会 编辑.科学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