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西断层对孤北潜山带天然气运移和聚集的影响

被引:5
作者
李宗亮
蒋有录
刘华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关键词
深层天然气; 运移; 断面形态; 输导效率; 孤西断层;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08.05.029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研究孤西断层对渤南洼陷深层天然气向孤北潜山带运聚的影响,对孤西断层的断面形态特征和断层输导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渤南洼陷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在孤西1号断层的义115井部位呈发散状,在孤西2号断层的渤古4井和义132井部位呈汇聚状向孤北潜山带方向运移。孤西2号断层整体为高效输导体系,不同部位输导天然气的效率存在着差异。孤西断层对渤南洼陷深层油型气向孤北潜山带运移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断层凸面和输导效率高的部位对应着油型气的优势运移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6+112 +112-1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济阳坳陷孤北潜山带天然气成因类型及分布规律 [J].
林武 ;
李政 ;
李钜源 ;
徐兴友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3) :419-426
[2]   渤南洼陷古近系—新近系断层活动与油气成藏 [J].
罗文生 ;
张善文 ;
王永诗 ;
林会喜 ;
彭传圣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3) :34-37+113
[3]   输导通道类型对天然气聚集效率的影响 [J].
付广 ;
孙永河 ;
吕延防 .
地质论评, 2006, (02) :236-243
[4]   断裂输导体系输导天然气效率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J].
孙永河 ;
吕延防 ;
付广 ;
付晓飞 ;
张兴彦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01) :73-77
[5]   断陷盆地输导体系类型及控藏机制 [J].
卓勤功 ;
宁方兴 ;
荣娜 .
地质论评, 2005, (04) :416-422
[6]   渤海湾盆地新生代断裂活动及其对含油气系统和油气分布的影响 [J].
陆先亮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 (03) :31-35+84
[7]   一种有效追踪油气运移轨迹的新方法——断面优势运移通道的提出及其应用 [J].
罗群 ;
庞雄奇 ;
姜振学 .
地质论评, 2005, (02) :156-162
[8]   天然气成藏过程有效性的主控因素与评价方法 [J].
柳广弟 ;
李剑 ;
李景明 ;
朱筱敏 ;
王震亮 ;
王雅星 ;
谢增业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1) :1-6
[9]   济阳坳陷油气主运移通道及成藏规律研究 [J].
姜慧超 ;
罗佳强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 (01) :18-20+82
[10]   油气输导体系的类型及其输导性能在时空上的演化分析 [J].
赵忠新 ;
王华 ;
郭齐军 ;
甘华军 ;
韩晋阳 ;
田晓雪 .
石油实验地质, 2002, (06) :527-532+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