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试验观测的光合有效辐射特征分析

被引:24
作者
马金玉
刘晶淼
李世奎
梁宏
姜朝阳
王炳忠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北京
关键词
太阳总辐射; 光合有效辐射; 光合有效辐射占太阳辐射的比值; 光合生产潜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2.1 [太阳辐射];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光合有效辐射是生物、生态和农业常用的重要参数,常规气象资料中没有该资料,实测结果也比较少,以往多采用经验气候学计算获得。论文基于固城站观测辐射资料,对光合有效辐射特征分析的结果表明:光合有效辐射(PAR)占总辐射(Q)的比值(ηPAR)分布呈近似钟型,有60%的比值分布在0.35~0.45之间。ηPAR的晴天日变化呈明显单峰型,早、晚低,中午高,阴天ηPAR随云量状况变化而有波动,阴天ηPAR略比晴天大。ηPAR的年变化为冬、春低,夏、秋高。光合有效辐射和太阳总辐射的日、年变化也呈明显的单峰型。固城站全年平均ηPAR为0.40,生长季为0.41,PAR辐射量(QPAR)与Q的关系为:全年QPAR=0.40Q,生长季QPAR=0.41Q,这一结果与以往国内一些实测结果相近。论文用此值重新评估华北平原光合生产潜力的结果表明,以往估算光合生产潜力常采用ηPAR=0.47~0.50,这与实测结果相比明显偏高。光合有效辐射变化与太阳高度角、云量、大气中水汽和尘埃等有关,有些原因比较复杂,尚待进一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673 / 68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土地利用结构与土地生产力的关系研究 [J].
李晓娟 ;
倪晋仁 ;
李振山 ;
韩鹏 ;
李天宏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3) :340-346
[2]   祁连山海北高寒草甸地区植物生长期的光合有效辐射特征 [J].
李英年 ;
周华坤 .
高原气象, 2002, (01) :90-95
[3]   太湖地区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基本特征及其气候学计算 [J].
张运林 ;
秦伯强 .
太阳能学报, 2002, (01) :118-123
[4]   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数值模拟研究 [J].
刘建栋 ;
于强 ;
傅抱璞 .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2) :74-79
[5]   张掖地区的光合有效辐射特征 [J].
季国良 ;
马晓燕 ;
邹基玲 ;
吕兰芝 ;
不详 .
高原气象 , 1993, (02) :141-146
[6]   关于光合有效辐射的新实验结果 [J].
王炳忠 ;
税亚欣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1990, (02) :185-190
[7]   关于光合有效辐射的气候学计算问题 [J].
王炳忠 ;
税亚欣 .
太阳能学报, 1988, (01) :59-65
[8]   华北平原光合有效辐射的气候学计算方法 [J].
王炳忠 ;
税亚欣 .
气象, 1987, (08) :20-22
[9]   光合有效辐射(PAR)的气候学研究 [J].
周允华 ;
项月琴 ;
单福芝 .
气象学报, 1984, (04) :387-397
[10]   农田光合有效辐射观测与分析 [J].
董振国 ;
于沪宁 .
气象, 1983, (07) :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