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排放:国际比较与减排战略

被引:27
作者
周伟 [1 ]
米红 [2 ]
机构
[1] 厦门大学人口资源环境与GIS研究中心
[2] 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碳减排; 排放权; 气候变化; 国际责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利用MARKAL-MACRO模型,对中国(2010年-2050年)未来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预测,并依据人口增长与城市化水平、宏观经济、能源效率、能源结构模拟了碳排放的基准方案。在基准方案下,中国的一次能源需求将在2042年达到峰值62.81亿tce,万元GDP能耗在2050年下降到0.36tce。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在2036达到峰值107.53亿t。国际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比较表明,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碳减排中承担较少责任。由于大量消耗化石燃料造成严重的国内环境污染,基于减缓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损失的考虑,中国需要限制化石能源的使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在优化方案下,中国的一次能源需求会在2031年达到峰值51.76亿tce,万元GDP能耗在2050年下降到0.26tce;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出现在2029年,为95.27亿t。要实现优化方案,中国经济需要向低碳经济转型,提高能源效率,扩大清洁能源的比重。
引用
收藏
页码:1570 / 157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国际低碳发展的趋势和中国气候政策的选择 [J].
段红霞 .
国际问题研究, 2010, (01) :62-68
[2]   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及实证分析 [J].
朱勤 ;
彭希哲 ;
陆志明 ;
吴开亚 .
资源科学, 2009, 31 (12) :2072-2079
[3]   2050年大气CO2浓度控制:各国排放权计算 [J].
丁仲礼 ;
段晓男 ;
葛全胜 ;
张志强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 (08) :1009-1027
[4]   中国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变结构协整分析 [J].
张兆响 ;
廖先玲 ;
王晓松 .
资源科学, 2008, (09) :1282-1289
[5]   中国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的动态特征 [J].
刘凤朝 ;
刘源远 ;
潘雄锋 .
资源科学, 2007, (05) :63-68
[6]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基于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 [J].
汪旭晖 ;
刘勇 .
资源科学, 2007, (05) :57-62
[7]   总和生育率的测算及分析 [J].
张青 .
中国人口科学, 2006, (04) :35-42+95
[8]   全球未来碳排放权“两个趋同”的分配方法 [J].
陈文颖 ;
吴宗鑫 ;
何建坤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6) :850-853+857
[9]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sustainable energy strategies in China[J] . Li Zhidong.Energy Policy . 2009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