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坳陷调节带构造特征及演化

被引:12
作者
劳海港
吴孔友
陈清华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关键词
冀中坳陷; 调节带; 构造形式; 构造演化; 优势运移通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利用Morley等的调节构造理论和构造几何学分析,借助地质构造图、断层垂直位移分析等,在冀中坳陷识别出5种调节带类型和7种调节带构造形式,进而探讨了它们各自出现的特定构造部位、调节作用、主要构造特点和典型实例。同向趋近型调节带呈现鼻状、地垒状和转换断层3种构造形式,在断层段连接处以鼻状构造形式出现,而在控凹断层连接处则以转换断层与横向凸起并存的形式出现;同向叠覆型调节带以走向斜坡形式调节应变;同向平行型调节带以翘曲的形式改造河西务潜山带。对向平行型调节带以低凸起的形式发育于雁翎地区;对向趋近型调节带以鄚州枢纽带为典型,受两期应变的调节形成了底部以断层分叉斜滑与上部呈宽阔翘弯带的双层变形系统。产生调节作用的断层在地质演化过程中活动强度均呈现此起彼伏、此消彼长的构造特征。受调节带的影响与改造,在潜山断坡上可形成以古构造脊为优势运移通道的油气运移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294 / 309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M].蒋有录; 查明; 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2]  
伸展断陷盆地分析.[M].陈发景等编著;.地质出版社.2004,
[3]  
冀中拗陷古潜山复式油气聚集区.[M].杜金虎等著;.科学出版社.2002,
[4]  
任丘碳酸盐岩油藏.[M].赵树栋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5]   冀中坳陷中央断裂构造带潜山发育特征及成藏模式 [J].
易士威 ;
赵淑芳 ;
范炳达 ;
刘井旺 ;
杨年荣 ;
谢怀兴 .
石油学报, 2010, 31 (03) :361-367
[6]   冀中饶阳凹陷潜山演化类型及成藏差异性分析 [J].
吴孔友 ;
李继岩 ;
陆诗阔 ;
崔永谦 ;
臧明峰 .
海相油气地质, 2010, 15 (01) :27-34
[7]   冀中坳陷潜山油气藏输导体系及运移方式 [J].
臧明峰 ;
吴孔友 ;
崔永谦 ;
杜维良 .
特种油气藏, 2009, 16 (06) :22-25+95
[8]   豫冀鲁不同级序旋扭构造体系和油气富集规律 [J].
李红南 ;
刘伟 ;
蔡传强 ;
刘泽蓉 .
地质力学学报, 2009, 15 (04) :385-395
[9]   东营凹陷永北地区砂砾岩体储集层特征及影响因素 [J].
孟玮 ;
钟建华 ;
王嘉玮 .
地质力学学报, 2009, 15 (03) :305-314
[10]   东营凹陷沙一段断层封闭性研究 [J].
肖淑明 ;
王国壮 ;
钟建华 ;
孟玮 .
地质力学学报, 2009, 15 (03) :296-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