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坳陷中央断裂构造带潜山发育特征及成藏模式

被引:38
作者
易士威 [1 ]
赵淑芳 [1 ]
范炳达 [2 ]
刘井旺 [2 ]
杨年荣 [2 ]
谢怀兴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勘探部
[2] 不详
关键词
冀中坳陷; 饶阳凹陷; 廊固凹陷; 中央构造带; 潜山油藏; 成藏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由于独特的构造演化,冀中坳陷潜山圈闭十分发育,从而成为重要的勘探领域。冀中坳陷潜山构造带可以划分为陡坡、缓坡和中央断裂潜山构造带3种类型。根据中央断裂潜山构造带的构造发育特征、储盖组合特征、封闭保存特征以及油气供给方式,将中央断裂构造带潜山油气成藏划分为3种模式,即:以任丘潜山构造带为代表的早隆-中埋-晚稳定型成藏模式、以河西务潜山构造带为代表的早埋-中隆-晚稳定型成藏模式、以及以肃宁潜山构造带为代表的早隆-中埋-中稳定型成藏模式。研究表明,构造作用控制潜山的规模和油气的供给方式,对潜山储层的发育及油气的保存也有重要的影响。3种模式中以早隆-中埋-晚稳定型各种成藏要素匹配最好,成藏条件最佳。
引用
收藏
页码:361 / 36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海拉尔盆地贝尔断陷苏德尔特变质岩潜山油藏特征 [J].
张吉光 ;
王金奎 ;
秦龙卜 ;
王显东 .
石油学报, 2007, (04) :21-25+30
[2]   辽河坳陷潜山内幕多期裂缝油藏成藏模式 [J].
谢文彦 ;
孟卫工 ;
张占文 ;
李晓光 ;
陈振岩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6) :649-652
[3]   辽河东部凹陷潜山油气藏特征及油气分布规律附视频 [J].
郝琦 ;
查明 ;
刘震 ;
李春霞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3) :246-251
[4]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奥陶系碳酸盐岩潜山成因分类与分布 [J].
杨明慧 ;
王嗣敏 ;
陈善勇 ;
明海会 ;
唐玄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3) :310-316
[5]   断陷盆地多样性潜山成因及成藏研究——以济阳坳陷为例 [J].
李丕龙 ;
张善文 ;
王永诗 ;
马立驰 .
石油学报, 2004, (03) :28-31
[6]   中国石化东部探区潜山油气藏勘探前景 [J].
郑和荣 ;
胡宗全 ;
张忠民 ;
刘翠荣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4) :313-316+321
[7]   黄骅坳陷中生代构造演化对潜山油气成藏的影响 [J].
吴永平 ;
付立新 ;
杨池银 ;
靳久强 .
石油学报, 2002, (02) :16-21+6
[8]   渤海湾叠合盆地大中型天然气田的勘探方向 [J].
梁生正 ;
杨国奇 ;
田建章 ;
刘明生 ;
杨俊红 .
石油学报, 2001, (06) :1-4+7
[9]   冀中坳陷老第三纪湖盆演化与油气 [J].
张文朝 ;
崔周旗 ;
韩春元 ;
郭永军 ;
王洪生 ;
李莉 ;
王海潮 ;
李新坡 .
古地理学报, 2001, (01) :45-54
[10]   断陷盆地潜山油气藏体系的形成、分布和勘探——以济阳坳陷为例 [J].
董冬 ;
陈洁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6) :26-2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