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奥陶系碳酸盐岩潜山成因分类与分布
被引:17
作者:
杨明慧
[1
]
王嗣敏
[1
]
陈善勇
[2
]
明海会
[1
]
唐玄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2]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
来源: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潜山;
分类;
分布;
奥陶系;
黄骅坳陷;
渤海湾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奥陶系潜山可划分为3种类型:1)翘倾断块潜山,是在喜山期扭张运动中发育的翘倾断块,其形成与伸展作用有关,如徐黑、北大港和南大港潜山等;2)层滑冲断潜山,与寒武系内部存在的滑脱断层或盲冲断层有关,一般发育在断块的内部,燕山早期形成,如千米桥、孔西潜山以及发育在徐黑翘倾断块内部的潜山等;3)背斜潜山,可分为挤压背斜潜山和滚动背斜潜山,前者是在燕山早期扭压过程中形成的挤压背斜潜山如乌马营潜山,后者是在沧东断层伸展中上盘发育的滚动背斜潜山如孔店、王官屯潜山等。翘倾断块潜山位于黄骅坳陷的东南侧和西北侧,与埕西断层和沧东断层的伸展活动有关;背斜潜山自北向南依次分布于中南区的孔店、军马站、王官屯和乌马营以及东光潜山等;层滑冲断潜山主要发育在翘倾断块内部,黄骅坳陷中南区的层滑冲断方向从东南指向西北,而北区的层滑冲断方向则从西北指向东南,呈左行扭压态势。
引用
收藏
页码:310 / 316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