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南缘托斯台地区构造特征及形成机制

被引:9
作者
况军
朱新亭
机构
[1] 新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托斯台背斜; 构造特征; 盆地南缘; 准噶尔; 绰罗斯部; 古生界; 褶皱带; 地槽带; 构造带; 背斜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以近年来地震概查、高精度重力详查及地面地质细测资料,对托斯台地区进行了深、浅层次的构造特征及形成机制探讨,其中:深层次古生界变质基底为压扭性堑垒结构组合,划分出一个高垒带,一个低堑带和两个斜坡带;浅层次中、新生界构造属重力作用形成的滑褶构造,呈现出重力滑脱构造组合。托斯台地区经历了多旋回构造发展过程,但构造主要形成于喜马拉雅构造期。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准噶尔盆地南缘深浅层构造特征分析 [J].
况军 ;
贾希玉 ;
俞正国 ;
杨雁至 .
新疆石油地质, 1989, (01) :16-27
[2]   准噶尔盆地发育阶段、构造单元划分及局部构造成因概论 [J].
吴庆福 .
新疆石油地质, 1986, (01) :29-37
[3]   论滑覆及岩石圈内多层次滑脱构造 [J].
马杏垣 ;
索书田 .
地质学报, 1984, (03) :20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