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创新何以持续:基于“政绩安全区”的组织学解释——对一个县级市“智慧市”项目过程的案例观察

被引:39
作者
张翔 [1 ,2 ]
ZHAO Wenyao G [3 ]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福建师范大学政治发展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
[3] 加拿大莱克海德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地方政府; 政府创新; 政绩安全区; 智慧城市; 政绩风险;
D O I
10.16149/j.cnki.23-1523.2020.04.002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制度约束的逐渐强化,地方政府创新面对政绩风险逐渐提升,但许多地方政府在创新上却又表现出了可观的持续性。为了进一步解释地方政府持续创新的动力机制,本文以"制度-实践"的松散耦合关系为理论基础,对一个县级市(H市)智慧城市项目的创新过程的个案进行过程追踪。经过案例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的创新实践与政绩生产之间存在一个"政绩安全区"的中介机制。通过这个机制的作用,地方政府不是消极地规避政绩风险,而是积极地化解政绩风险,从而持续性地将"创新实践"转化为"政绩生产"。本文基于新制度主义组织学对"政绩安全区"进行概念化,并讨论其运作机理。这一理论发现既呈现了地方政府持续创新的一个关键动力机制,也揭示了"制度-实践"松散耦合关系持续发挥作用的结构化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9+172 +17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21]  
Federalism with and without Political Centralization: China Versus Russia[J] . Olivier Blanchard,Andrei Shleifer.IMF Staff Papers . 2001
[22]  
The Endogeneity of Legal Regulation: Grievance Procedures as Rational Myth 1[J] . Lauren B. Edelman,Christopher Uggen,Howard S. Erlanger.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 1999 (2)
[23]  
Federalism as a Commitment to Perserving Market Incentives[J] . Yingyi Qian,Barry R. Weingast.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 1997 (4)
[24]   政绩驱动:地方政府创新的动力分析 [J].
陈家喜 ;
汪永成 .
政治学研究, 2013, (04) :50-56
[25]   压力型体制:一个概念的简明史 [J].
杨雪冬 .
社会科学, 2012, (11) :4-12
[26]   地方发展型政府的行为逻辑及制度基础 [J].
郁建兴 ;
高翔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5) :95-112+206
[27]   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 [J].
周雪光 .
开放时代, 2011, (10) :67-85
[28]   因果机制与过程追踪法 [J].
曲博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0, (04) :97-108+158
[29]   基于中央选择性控制的试验——中国改革“实践”机制的一种新解释 [J].
刘培伟 .
开放时代, 2010, (04) :5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