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中经济补偿金的定性及其制度构建

被引:39
作者
董保华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
关键词
经济补偿金; 贡献补偿; 帮助义务; 被动解除; 劳动者层次;
D O I
10.16494/j.cnki.1002-3933.2008.05.035
中图分类号
D922.52 [劳动合同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作为劳动合同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经济补偿金在性质上应当是用人单位对员工被动解除劳动关系进行帮助的义务化或法定化。在经济补偿金性质的立法讨论中,用人单位帮助义务说最集中地体现了社会法的立法思路。劳动者层次的差异性反映出了劳动者由"抽象人"向"具体人"的转变过程,应该是经济补偿金制度重构的理论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我国劳动合同立法应正确处理三大关系 [J].
冯彦君 .
当代法学, 2006, (06) :24-27
[3]   锦上添花抑或雪中送炭——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的基本定位 [J].
董保华 .
法商研究, 2006, (03) :46-53
[4]   浅议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 [J].
刘京州 .
甘肃科技, 2004, (06) :168-170+130
[5]   经济补偿金·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问题 [J].
栗占荣 .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1, (03) :61-64
[6]   劳动合同中的解约金问题研究 [J].
傅静坤 .
现代法学, 2000, (05) :38-41
[7]  
社会正义的十年探索[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叶静漪, 2007
[8]  
劳动合同研究[M].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 董保华主编, 2005
[9]  
劳动法[M]. 法律出版社 , 王全兴著, 2004
[10]  
社会法原论[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董保华等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