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阳凹陷古近系核三下段储层成岩作用

被引:3
作者
王宏亮 [1 ]
韩朝阳 [2 ]
李春霞 [3 ]
曾丽 [2 ]
刘小超 [2 ]
张凡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2]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
[3]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核三下段; 成岩作用; 次生孔隙; 泌阳凹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泌阳凹陷核桃园组核三下段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及曲流河三角洲等成因类型的砂体,地层埋藏深度变化大.成岩作用复杂。通过岩石薄片、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等手段.研究了该层段成岩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以及多期次的溶解作用是储层的主要成岩作用。其中.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使储层原始孔隙损失较大。早成岩阶段B期至晚成岩阶段A期及晚成岩阶段C期,因有机质热演化、粘土矿物转化等生成的酸性地层水介质对碎屑组分及胶结物的溶蚀作用,形成两期次生孔隙发育带。
引用
收藏
页码:7 / 9+13 +1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油气勘探实例分析 [J].
邱荣华 ;
付代国 ;
万力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5) :605-609
[2]   杨楼油田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测算附视频 [J].
马超 .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07, (03) :18-19+23
[3]   陆相断陷湖盆的成岩圈闭──以泌阳凹陷下第三系核桃园组三段为例 [J].
赵追 ;
赵全民 ;
孙冲 ;
王继英 ;
古哲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2) :154-157
[4]   泌阳凹陷三类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储集性能 [J].
邱荣华,李纯菊,郭双亭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4, (01) :99-105+129
[5]   南襄盆地构造发育特征及形成机制 [J].
王定一 ;
车自成 ;
张树田 ;
蔺作文 ;
顿铁军 ;
刘来民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7, (04) :363-372
[6]  
郑浚茂,庞明编著.碎屑储集岩的成岩作用研究[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