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区域技术创新网络演化比较分析

被引:12
作者
胡绪华
徐骏杰
机构
[1] 江苏大学财经学院
关键词
电子信息产业; 技术创新网络; 生命周期理论; 演化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F426.6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的基础产业,其源动力来自于产业内技术创新网络的成熟度与运行效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归纳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沿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成渝地区依次演进的板块化空间分布格局,并根据各板块产业形成机制和成长特征分别将其对应于产业生命周期各阶段(成熟期、准成熟期、成长期和进入期)。基于专利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别绘制出各板块电子信息产业在2001-2003年、2004-2006年、2007-2009年、2010-2012年、2013-2015年5个阶段的技术创新网络演化图。结果发现:处于成熟期的京津冀板块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中心,并衍生出大量高科技企业;处于准成熟期的珠三角板块高效利用跨地区资源,激发了本地企业创新活力;处于成长期的长三角板块科研创新资源丰富,技术创新网络成长潜力强劲;处于进入期的成渝板块本地科研资源缺乏,对外部创新型企业技术输入依赖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政府空间治理与地方产业发展响应——以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为例 [J].
高菠阳 ;
刘卫东 .
人文地理, 2016, 31 (03) :1-8+18
[2]   集聚结构、中介性与集群创新网络抗风险能力研究——以东北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为例 [J].
陈伟 ;
周文 ;
郎益夫 .
管理评论, 2015, 27 (10) :204-217
[3]   基于SNA的农业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与知识流动分析——以寿光蔬菜产业集群、鄢陵花木产业集群为例 [J].
史焱文 ;
李二玲 ;
李小建 ;
娄帆 ;
陈晓燕 .
经济地理, 2015, 35 (08) :114-122
[4]   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时空演化模型及实证研究——基于广西2000—2013年的专利数据分析 [J].
刘国巍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5, 36 (04) :64-74
[5]   内陆开放型加工贸易研发机构落户影响因素研究——以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为例 [J].
邢乐斌 ;
牟方芳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 (05) :43-47
[6]   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演化分析——以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为例 [J].
吕国庆 ;
曾刚 ;
马双 ;
刘刚 .
科学学研究, 2014, 32 (09) :1423-1430
[7]   基于地理邻近与社会邻近的创新网络动态演化分析——以我国装备制造业为例 [J].
吕国庆 ;
曾刚 ;
顾娜娜 .
中国软科学, 2014, (05) :97-106
[8]   创新网络动态演化过程中企业结盟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汽车行业创新联盟的分析 [J].
赵炎 ;
姚芳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4, 26 (01) :70-77
[9]   专利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 [J].
徐迎 ;
张薇 .
图书情报工作, 2013, 57 (19) :75-80+68
[10]   基于知识内容的区域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研究——以东莞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为例 [J].
薛捷 ;
张振刚 .
图书情报工作, 2012, 56 (20) :1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