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中侏罗统延安组物源分析

被引:17
作者
黄岗 [1 ]
周锡强 [2 ]
王正权 [1 ]
机构
[1] 长庆油田第三采油厂吴起作业区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古水流与物源; 重矿物组合; 稀土元素; 延安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中侏罗统延安组是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的一套重要的含油气层系。通过对砂岩中碎屑岩成分、重矿物组合、石英的阴极发光及其泥岩微量地球化学等特征的研究,结合露头剖面古水流方向的测定,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中侏罗统延安组物源区的母岩性质、物源方向及其构造环境。结果表明,研究区延安组古水流和主要物源方向来自北东、北西方向。母岩主要为北缘阴山、东北缘吕梁山和西北缘阿拉善地区太古代及早元古代的花岗岩类、片麻岩系和浅变质岩系,并且推断这些地区从晚古生代开始,就长期为全盆地的沉积提供稳定的物源。这将对盆地的油气进行进一步勘探及开发和周缘地质构造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52 / 25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鄂尔多斯中生代盆地古物源分析与沉积环境格局恢复.[D].闫小雄.西北大学.2001, 01
[2]  
Provenance of Cretaceous synorogenic sandstones in the Eastern Alps: constraints from framework petrography; heavy mineral analysis and mineral chemistry.[J].Hilmar von Eynatten;Reinhard Gaupp.Sedimentary Geology.1999, 1
[3]  
Processes controlling the composition of heavy mineral assemblages in sandstones.[J].Andrew C Morton;Claire R Hallsworth.Sedimentary Geology.1999, 1
[4]  
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局;.地质出版社.1991,
[5]  
沉积学及古地理学教程.[M].陈建强;周洪瑞;王训练编;.地质出版社.2004,
[6]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下中侏罗统沉积体系和层序地层.[M].李宝芳等著;.地质出版社.1995,
[7]  
阴极发光技术在地质学中的应用.[M].王英华等著;.地质出版社.1990,
[8]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构造演化特征及油气分布 [J].
罗建强 ;
何忠明 .
地质与资源, 2008, (02) :135-138
[9]  
鄂尔多斯盆地周缘及西峰地区延长组长8、长6沉积物源——来自岩石地球化学的证据.[J].罗静兰;史成恩;李博;李忠兴;李健;韩永林;赵惊蛰;杜金良;戴亚权;杨斌虎;.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7, S1
[10]   鄂尔多斯盆地演化-改造的时空坐标及其成藏(矿)响应 [J].
刘池洋 ;
赵红格 ;
桂小军 ;
岳乐平 ;
赵俊峰 ;
王建强 .
地质学报, 2006, (05) :61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