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的本义及其时代价值

被引:5
作者
孔宪峰
机构
[1]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中庸; 和谐; 孔子; 礼; 儒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222 [儒家];
学科分类号
010102 ;
摘要
长期以来,人们对"中庸"存在着些许误读,因而有必要从历史文本的回归中考察"中庸"作为哲学范畴和方法论的本真内涵,探究"中庸"致"和"的时代价值意蕴。"中庸"是当下人们实现身心之和、人际之和、人与自然之和、人与社会之和的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我们在践行"中庸"之道时,要遵循"中庸"自身的两个基本原则,即"权变"与"时中"的原则,以利于我们立身处世、齐家兴业和治国安邦。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庸”的超越性思想与普世性价值 [J].
王岳川 .
社会科学战线, 2009, (05) :133-150
[2]   孔子“和”文化思想及现代启示 [J].
杨庆存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46 (02) :143-148
[3]   《论语》中心理和谐思想与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 [J].
张延华 ;
李厚刚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 24 (06) :125-128
[4]  
孔子和谐教育思想与当代语文教学.[D].刘世团.广西师范大学.2008, 09
[5]  
大学中庸讲演录.[M].王岳川;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  
中国人的美德.[M].荆惠民; 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7]  
中国人性论史.[M].徐复观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  
论语今读.[M].李泽厚著;.三联书店.2004,
[9]  
中国哲学简史.[M].冯友兰著;赵复三译;.新世界出版社.2004,
[10]  
说文解字.[M].(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