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预防性病/艾滋病同伴教育研究

被引:4
作者
古天明 [1 ]
杨开选 [2 ]
机构
[1] 成都大学医护学院
[2]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关键词
同伴教育; 大学生; 性病; 艾滋病; 预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93 [卫生宣传教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分析同伴教育在大学生预防艾滋病/性病/安全性行为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对象为四川省某高校学生450名,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同伴教育前后测试的比较。结果:调查结果显示,艾滋病知识平均得分前测为13.75分,同伴教育后,平均得分提高到16.17分,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理,性病知识提高了11.33%,t检验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对艾滋病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态度转变,教育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教育作为健康教育的一种形式,在提高人们预防艾滋病/性传播疾病知识、以及转变态度、行为方面能发挥了十分有效的作用。通过同伴教育使大学生对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有了明显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203 / 20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上海师范大学生艾滋病/性病和安全性行为的同伴教育 [J].
仇玉兰 ;
施榕 ;
毛达娟 ;
邬红梅 ;
丘新尧 ;
王永娣 ;
R.V.Short ;
高源 .
中国学校卫生, 2001, (03) :205-207
[2]   艾滋病/性病/安全性行为同伴教育项目评价设计 [J].
吕姿之 ;
高源 .
中国健康教育, 1999, (11) :5-8
[3]   北京某医科大学学生对艾滋病/性病/安全性行为教育需求的定性研究 [J].
吕姿之 ;
钮文异 ;
孙昕霙 ;
顾世光 ;
R.V.Short ;
高源 .
中国学校卫生, 1998, (01)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