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征地类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及其治理——基于冲突过程和典型案例的分析

被引:39
作者
柳建文
孙梦欣
机构
[1]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征地类群体性事件; 冲突演化; 权益保障; 策略组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0302 ; 1204 ; 120401 ;
摘要
对中国农民抗争事件的分析已经形成了多种解释框架,但却不同程度忽略了对事件发生过程中冲突背景的分析与探索,对征地类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及演化解释力度不足。通过三组典型案例的比较分析发现,征地类群体性事件是一个从冲突积累到冲突激化再到冲突缓解的过程,其中利益损益是主要的诱发和累积因素,基层政府、企业与农民面对冲突时的应对策略和互动方式是决定冲突强度和走向的关键变量,制度压力则贯穿始终。针对冲突的演化过程及不同阶段的主要激化因素,需要将短期性的策略组合和长期性的制度安排相结合。制度层面的措施着力于解决农民的权益保障问题;非制度(策略)层面的措施则侧重解决冲突过程特别是激化阶段的问题,在面对冲突扩大时,需要采取理性的退让策略和合作策略,避免激化策略和对抗策略。这一分析模型对今后治理农村征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14+143 +143-144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3]   集体性抗争行动结果的影响因素——一项基于三个集体性抗争行动的比较研究 [J].
俞志元 .
社会学研究, 2012, 27 (03) :90-112+243
[4]   程序公正先于货币补偿:农民征地满意度的决定 [J].
刘祥琪 ;
陈钊 ;
赵阳 .
管理世界, 2012, (02) :44-51+187
[5]   中国弱势群体的悲情抗争及其理论解释——以农民集体下跪事件为重点的实证分析 [J].
王金红 ;
黄振辉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01) :152-164
[6]  
乌坎事件调查[J]. 黎广,甄宏戈.中国新闻周刊. 2012(01)
[7]   群体冲突:由非合意走向合意——兼谈农村群体冲突的治理 [J].
贺佃奎 .
中国行政管理, 2011, (02) :47-51
[8]   依势博弈:基层社会维权行为的新解释框架 [J].
董海军 .
社会, 2010, 30 (05) :96-120
[9]  
中国农民的公平观念:基于村委会选举调查的实证研究[J]. 张光,Jennifer R.Wilking,于淼.社会学研究. 2010(01)
[10]   十年来中国抗争运动研究评述 [J].
李德满 .
社会, 2009, 29 (06) :189-209+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