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中半干旱区小麦和玉米补灌效应研究

被引:17
作者
蔺海明
牛俊义
秦舒浩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
关键词
集雨补灌; 小麦; 玉米; 产量; 水分效应; 生理特性; 陇中半干旱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20.71 [];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甘肃省中部半干旱区不同补灌条件下小麦、玉米的产量和水分效应以及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集雨补灌对旱地作物具有补偿或超补偿效应 ,能大幅度提高作物的产量水平。小麦在拔节 +孕穗期分次补灌 45 mm水、地膜玉米在大喇叭口期一次性补灌 60mm水增产效果较好 ,并且水分利用率较高。小麦不同时期补灌产量顺序为拔节 +孕穗期 >孕穗期 >拔节期 ,玉米不同时期补灌产量顺序为大喇叭口期 >拔节 +大喇叭口期 >拔节期。相关回归分析表明 ,小麦、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 ( Pn)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水分胁迫对玉米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J].
戴俊英 ;
沈秀瑛 ;
徐世昌 ;
王莲芝 ;
崔钦 ;
朱玉伦 .
作物学报, 1995, (03) :356-363
[2]   玉米光合性能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J].
王庆成,王忠孝,杜成贵,郭庆法 .
玉米科学, 1995, (01) :66-70
[3]   夏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与产量的关系 [J].
单明珠 ;
胡必德 .
陕西农业科学, 1991, (02) :15-15
[4]   夏播“京早7号”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消长规律的研究 [J].
郑丕尧 ;
蒋钟怀 ;
王经武 ;
不详 .
华北农学报 , 1988, (01) :21-27
[5]   玉米不同层次叶片叶绿体的超微结构和叶绿素含量变化 [J].
左宝玉 ;
李世仪 ;
匡廷云 ;
段续川 .
作物学报, 1987, (03) :213-217+267
[6]  
集水农业引论[M].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赵松岭主编,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