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1 条
洪镇变质核杂岩的形成机制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19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向必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机构:
[1]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来源:
关键词:
扬子板块;
洪镇变质核杂岩;
韧性剪切带;
洪镇岩体;
岩石圈减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3 [大地构造物理学、岩组学(构造岩石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位于大别造山带东侧扬子板块上的洪镇变质核杂岩,其下拆离盘韧性剪切带叠加在元古代董岭群变质杂岩之上.该韧性剪切带现今剖面上分别呈背形或反“S”形,但具有一致向南西缓倾的矿物拉伸线理.露头构造、显微构造及石英C轴组构皆指示该韧性剪切带具有上盘向南西的运动方向.糜棱岩中石英与长石的动态重结晶型式指示其为角闪岩相韧性剪切带,原先形成于中地壳环境.该变质核杂岩形成于早白垩世(白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124.8±1.2)Ma),在区域北东-南西向拉伸中沿向南西缓倾的韧性剪切带发生拆离运动.随后洪镇花岗岩体的侵位(黑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121.7Ma)使该韧性剪切带弯曲、抬升,形成变质核杂岩.洪镇变质核杂岩揭示,区内早白垩世岩浆活动是发生在区域伸展背景下,扬子板块东部在晚中生代也经历过岩石圈减薄.
引用
收藏
页码:584 / 59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大别山东端郯庐断裂带由走滑向伸展运动转换的40Ar-39Ar年代学记录[J]. 地质科学, 2006, (02) : 242 - 255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向必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2] 前陆沉积与变形对郯庐断裂带同造山运动的制约[J]. 地质科学, 2006, (01) : 102 - 121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3] 华北晚中生代变质核杂岩构造及其对岩石圈减薄机制的约束[J]. 自然科学进展, 2006, (01) : 21 - 26刘俊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胡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 [4] 中国东部中生代高Sr低Yb和低Sr高Yb型花岗岩:对比及其地质意义[J]. 岩石学报, 2005, (06) : 1527 - 1537张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承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王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王元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5] 华北东部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的关键时限[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10) : 913 - 920翟明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朱日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刘建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孟庆任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侯泉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胡圣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李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张宏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刘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
- [6] 郯庐断裂带(安徽部分)动力学演化及其构造意义[J]. 地质通报, 2003, (02) : 105 - 112侯明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王永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Jacques MERCIER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Pierre VERGELY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
- [7] 郯庐断裂带的伸展活动及其动力学背景附视频[J]. 地质科学, 2001, (03) : 269 - 278朱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王道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刘国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宋传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徐嘉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牛漫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
- [8] 洪镇变质核杂岩及其成矿意义[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93, (03) : 211 - 220李德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9] 安徽董岭花岗岩类的构造特征及侵位机制[J]. 地质科学, 1993, (01) : 10 - 20+106董树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何大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石永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 [10] 安徽省印支期岩浆活动质疑[J]. 岩石学报, 1988, (03) : 46 - 53周泰禧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陈江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Foland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K.A.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