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橡胶树疫霉种的研究

被引:21
作者
余永年
李金亮
杨雄飞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 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疫霉属; 恶疫霉; 辣椒疫霉; 柑桔褐腐疫霉; 棕榈疫霉; 橡胶树;
D O I
10.13346/j.mycosystema.1986.04.00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疫病是我国植胶区的主要病害。近年来,作者从云南西双版纳和广东海南岛的橡胶树和胶园土共分离出57株疫霉菌种。通过分类研究,共鉴定出4个种:恶疫霉 Phytophthoracactorum(Leb.& Cohn)Schroeter,辣椒疫霉 P.capsici Leoman,柑桔褐腐疫霉 P.citrophthora(Sm.& Sm.)Leonian,和棕榈疫霉 P.palmivora(Butl.)Butler。其中辣椒疫霉是首次在橡胶树上发现。我国橡胶树疫霉的种群结构与东南亚和南亚的有所不同,除棕榈疫霉外,其余3种在东南亚和南亚均未发现。而东南亚常见种:簇囊疫霉(P.botryosa)、橡胶疫霉(P.heveae)和蜜色疫霉(P.meadii),在我国却迄今尚未发现或有待证实。以前报道分离自胶园土壤中的芋疫霉(P.colocasiae),可能系柑桔褐腐疫霉之误。绝大多数分离物经配对培养均可产生性器官:辣椒疫霉的A1交配型和A2交配型大致相等;柑桔褐腐疫霉和棕榈疫霉的A2交配型则明显多于A1交配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93 / 207+258 +258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芋疫霉在巴西橡胶树上的接种试验 [J].
杨雄飞 ;
刘素清 .
云南热作科技, 1985, (02) :34-35
[2]   橡胶树季风性落叶病区的条溃疡病防治问题 [J].
肖永清 .
云南热作科技, 1985, (01) :9-11
[3]   疫毒蛋白质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盘状电泳 [J].
徐大雅 ;
黄河 ;
王春平 .
真菌学报, 1982, (01) :40-47+66
[4]   有机酸和钙对晚疫病菌的作用 [J].
黄河 ;
徐大雅 ;
王春平 .
植物病理学报, 1980, (02) :95-102
[5]   淀粉利用能力作为疫霉种的鉴别性状 [J].
梁平彦 ;
林传光 .
植物病理学报, 1965, (01) :57-60
[6]  
中国真菌总汇[M]. 科学出版社 , 戴芳澜 著, 1979
[7]  
Phytophthora spp. from rubbertree plantations in Yunnan Province of China[J] . H. H. Ho,Z. R. Liang,W. Y. Zhuang,Y. N. Yu.Mycopathologia . 1984 (2)
[8]   STARCH UTILIZATION BY PHYTOPHTHORA SPP [J].
HO, HH ;
FOSTER, B .
MYCOPATHOLOGIA ET MYCOLOGIA APPLICATA, 1972, 46 (04)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