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中部早元古代造山事件中麻粒岩相低压变质作用

被引:27
作者
刘喜山
金巍
李树勋
机构
[1] 长春地质学院
关键词
早元古代; 矿物组合转变; 推覆作用; 拉伸作用; 造山事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内蒙古中部早元古代麻粒岩相低压变质地壳,根据富铝片麻岩中的长石种类和岩石组合,可划分为南北2个带、6个岩石组合。它们代表着不同的变质层状岩系序列及其所经历的变质作用的温度、压力条件和构造背景。矿物的包裹结构和反应边组构,记录了高温低压矿物组合取代了中温高压矿物组合:石榴子石+石英→紫苏辉石+斜长石,蓝晶石→矽线石及石榴子石+蓝晶石/矽线石+石英→堇青石。岩石的变形组构、矿物组合的转变关系和变质作用的PTt轨迹表明:本区与变质作用同期的高温正滑韧性剪切作用,是麻粒岩相低压变质地壳形成的主要原因。由中温高压变质环境转入高温低压变质环境是造山事件中推覆作用与拉伸作用联合作用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244 / 25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内蒙古东五分子地区韧性剪切变质作用的特征
    刘喜山
    李树勋
    张履桥
    [J].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87, (04) : 306 - 316
  • [2] A sapphirine-cordierite-garnet-sillimanite granulite from Enderby Land, Antarctica: implications for FMAS petrogenetic grids in the granulite facies[J] . S. L. Harley.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198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