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交通肇事“逃逸”的法理分析

被引:3
作者
楼伯坤
机构
[1] 杭州商学院浙江杭州
关键词
交通肇事; 逃逸; 法理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对我国《刑法》第 1 3 3条“逃逸”二字的理解 ,学界和实务界都存在分歧。分歧的焦点在“逃逸”是指逃避法律追究还是逃避法律救助义务这一犯罪主体的主观故意内容上。文章阐明了作者观点。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刑事法实务疑难问题探索.[M].赵秉志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
[2]  
刑法学.[M].陈明华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3]  
刑事法判解.[M].陈兴良主编;.法律出版社.1999,
[4]  
危害公共安全罪.[M].鲍遂献;雷东生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释义.[M].胡康生;李福成主编;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编著;.法律出版社.1997,
[6]  
犯罪通论.[M].马克昌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
[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
[8]   论交通肇事不救助的问题 [J].
王俊平 .
法学, 2000, (01) :28-31
[9]   论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定罪问题 [J].
张兆松 .
人民检察, 1999, (05) :18-21
[10]   结果加重犯理论研究综述 [J].
李邦友 .
法学评论, 1999, (02) :5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