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胁迫对油茶苗抗寒性的影响

被引:14
作者
文佳
张诚诚
曹志华
吴炜
胡娟娟
束庆龙
机构
[1] 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
关键词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1.); 低温胁迫; 丙二醛(MDA); 保护酶; 可溶性糖;
D O 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4.03.043
中图分类号
S794.4 [油茶];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以大别山1号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1.)容器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在25、10、0和-10℃处理下,叶片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油茶幼苗叶片MDA含量和POD、CAT活性以及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幅度逐渐增大。25℃处理下,随处理天数延长,油茶幼苗叶片MDA、可溶性糖含量及CAT、POD活性均无明显变化;10℃和0℃处理4 d后,MDA和可溶性糖含量与25℃处理下相比分别增加了85.81%、180.43%和32%、92%,随处理天数延长,CAT和POD活性呈下降趋势,CAT活性分别降低了33%和40%,POD活性则分别降低14%和47%;-10℃处理下,随处理天数延长,油茶幼苗叶片MDA含量急剧增加,增幅达319.47%,可溶性糖含量则先增加后停止增长,增幅为47%,而CAT和POD活性不断下降,降幅分别为90%和71%。遭受10~0℃范围内的低温胁迫处理,油茶幼苗尚能形成低温适应机制,以抵御低温对苗木带来的伤害;而遭受-10℃及以下低温处理时,油茶幼苗机体代谢机能则几乎失去平衡。
引用
收藏
页码:609 / 61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不同酸枣实生苗抗寒性差异比较 [J].
徐龙 ;
唐燕 ;
王新建 .
河南农业科学, 2012, 41 (10) :136-141
[2]   安徽省北缘抗寒油茶选优 [J].
金笑龙 ;
肖正东 ;
陈素传 ;
朱纯祥 ;
夏登益 ;
刘成兵 ;
傅松玲 .
经济林研究, 2011, 29 (02) :30-35+53
[3]   光强对黄檗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J].
李霞 ;
于涛 ;
阎秀峰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7, (01) :25-27+30
[4]   水分胁迫对黄檗幼苗保护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J].
李霞 ;
阎秀峰 ;
于涛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2) :2353-2356
[5]   我国油茶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J].
黎先胜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 (11) :133-135
[6]   我国油茶良种选育研究现状及发展策略 [J].
陈永忠 ;
杨小胡 ;
彭邵锋 ;
李党训 ;
王湘南 ;
段玮 .
林业科技开发, 2005, (04) :1-4
[7]   油茶及其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J].
雷治国 ;
黄永芳 ;
何会蓉 .
经济林研究, 2003, (04) :123-125
[8]   施用钼肥对冬小麦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和糖含量的影响 [J].
孙学成 ;
胡承孝 ;
谭启玲 ;
魏文学 ;
王运华 ;
不详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2002, (01) :40-43
[9]   葡萄枝条中蛋白质、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 [J].
王丽雪,李荣富,张福仁 .
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 1996, (01) :45-50
[10]   冷锻炼对水稻和黄瓜幼苗SOD、GR活性及GSH、AsA含量的影响 [J].
王以柔 ;
曾韶西 ;
刘鸿先 .
植物学报, 1995, (10) :776-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