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域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分析

被引:33
作者
戈冬梅 [1 ]
陈群利 [1 ]
赖志柱 [2 ]
机构
[1]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生态工程学院
[2]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旅游; 生态环境; 耦合; 协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83001 ;
摘要
文章构建了旅游产业、经济发展水平及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计算了中国31个省域2003—2017年的耦合度和协调度。研究发现,耦合度呈波动上升态势,而协调度先上升后波动下降。从耦合协调的空间分布看,吉林、黑龙江、江西、广西、贵州、云南、甘肃和宁夏的耦合水平和协调水平较低,辽宁、浙江、福建、山东、海南、重庆和陕西的耦合水平和协调水平较高,经济发达的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广东等省份及西藏、青海具有较低耦合水平和较高协调水平,其余中西部地区具有较高耦合水平和较低协调水平。从三系统发展类型看,中部地区、除重庆外的西部地区与河北省属于经济、旅游与生态环境基本协调发展地区,其余省份均属于超过生态环境承载阈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3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长江经济带城市经济-社会-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动态演化与分析 [J].
李雪松 ;
龙湘雪 ;
齐晓旭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9, 28 (03) :505-516
[2]   吉林省生态旅游与旅游环境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研究 [J].
丛小丽 ;
黄悦 ;
刘继生 .
地理科学, 2019, 39 (03) :496-505
[3]   喀斯特地区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定量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J].
符莲 ;
熊康宁 ;
高洋 .
生态经济, 2019, 35 (01) :125-130
[4]   城镇化-生态环境-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丝绸之路经济带9省(区、市)为例 [J].
韩文艳 ;
陈兴鹏 ;
庞家幸 ;
王宁飞 ;
于原浩 .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54 (06) :762-769
[5]   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城市-社会-环境耦合度空间差异分析 [J].
姜磊 ;
周海峰 ;
柏玲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 (05) :649-656
[6]   中国省域经济、资源与环境协调分析——兼论三系统耦合公式及其扩展形式 [J].
姜磊 ;
柏玲 ;
吴玉鸣 .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 (05) :788-799
[7]   区域经济-生态-旅游耦合协调发展省际空间差异研究 [J].
周成 ;
金川 ;
赵彪 ;
张峰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6, 30 (07) :203-208
[8]   区域经济—生态环境—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发展分析与预测——以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市为例 [J].
周成 ;
冯学钢 ;
唐睿 .
经济地理, 2016, 36 (03) :186-193
[9]   滨海旅游业与地区经济发展系统耦合作用与耦合效率评价——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七城市为例 [J].
刘佳 ;
陆菊 ;
杜亚楠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 37 (05) :14-21
[10]   2001-2012年杭州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态势研究 [J].
王宁 .
旅游论坛, 2015, 8 (03) :6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