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结硕果的思想之花——文化工业理论在中国的兴盛与衰落

被引:13
作者
赵勇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文化工业理论; 批判理论; 学界; 大众文化理论; 阿多诺; 法兰克福学派; 民族学学派;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124 [文化产业、文化市场];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摘要
<正>如果从《批判理论》和《启蒙辩证法》被首次译成中文算起,文化工业理论进入中国已近20个年头了。(1)这么多年来,中国的内部环境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而文化工业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也经历了从短暂兴盛到逐渐衰落的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批判精神的沉沦——中国当代文化批评病因之我见 [J].
赵勇 .
文艺研究, 2005, (12) :5-12+166
[2]   文化产业与大众文化——正本清源与理论梳理的尝试 [J].
傅守祥 .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2, (02) :77-81
[3]   贯彻五中全会精神,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J].
毛三元 .
民族艺术研究, 2000, (06) :3-5
[4]   大众文化面对法兰克福学派 [J].
郝建 .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00, (02) :22-28
[5]  
文化产业:21世纪的新兴工业[J]. 金元浦.21世纪. 1998(06)
[6]   洛文塔尔的消费偶像观 [J].
黄芹 .
国外社会科学, 1998, (01) :81-83
[7]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J].
徐友渔 .
读书, 1998, (01) :78-84
[8]   今天非常“法兰克福” [J].
雷颐 .
读书, 1997, (12) :60-64
[9]   在文化的脂肪上搔痒 [J].
朱学勤 .
读书, 1997, (11) :30-36
[10]   自由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及其它 [J].
徐友渔 .
天涯, 1997, (04) :137-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