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岭科学钻中与两种岩浆岩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年代学、地球化学、Hf同位素证据

被引:16
作者
郭娜欣 [1 ,2 ]
陈毓川 [1 ]
赵正 [2 ]
吕晓强 [3 ]
刘珍 [4 ]
陈郑辉 [2 ]
曾载淋 [4 ]
李江东 [4 ]
张凤荣 [4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
[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3] 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
[4]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
关键词
南岭科学钻; 岩浆岩; 成矿系列; 银坑矿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2 [成矿区、成矿预测及成矿规律];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南岭科学钻(SP-NLSD-1)位于南岭成矿带与武夷山成矿带的交汇部位——赣南银坑矿田。该钻孔总进尺2967.83 m,钻遇了流纹岩、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辉长闪长玢岩等四种岩浆岩。流纹岩为银坑矿田新揭露的岩石类型,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其形成于(381.0±3.1)Ma,补充完善了本区海西期岩浆活动的记录;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辉长闪长玢岩的成岩时代为101.3~161.0 Ma,为燕山期岩浆活动的产物。流纹岩与花岗斑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为两翼近平坦的海鸥型,有明显的Eu负异常,显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轻微富集高场强元素,锆石εHf(t)值分别为–10.8–7.1、–23.4–8.7;花岗闪长斑岩与辉长闪长玢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相似,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为右倾型,Eu负异常不明显,显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轻微富集高场强元素,花岗闪长斑岩的锆石εHf(t)值为–17.9–1.9。岩相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流纹岩、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辉长闪长玢岩应该均为古元古代地壳物质重熔形成的壳源岩浆岩,花岗闪长斑岩和辉长闪长玢岩在形成过程中可能继承了幔源物质。流纹岩与银坑矿田内已知的成矿作用无直接关系,花岗斑岩与钨铋铀矿化有关,花岗闪长斑岩与铜铅锌金银矿化有关。银坑矿田处于特殊的构造部位,即南岭成矿带与武夷山成矿带交汇部位,深达地幔的线型断裂和切入地壳的网格状断裂同时在此处发育,不同的构造环境导致在燕山期形成花岗闪长斑岩和花岗斑岩,分别对应铜铅锌金银矿化和钨多金属矿化,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成矿系列。
引用
收藏
页码:742 / 75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Mineralization Styles and Genesis of the Yinkeng Au-Ag-Pb-Zn-Cu-Mn Polymetallic Orefield, Southern Jiangxi Province, SE China: Evidence from Geology, Fluid Inclusions, Isotopes and Chronology[J]. FENG Chengyou,LI Daxin,ZENG Zailin,ZHANG Dequan,SHE Hongquan.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14(03)
[2]   南岭科学钻探0~2000m地质信息及初步成果 [J].
赵正 ;
陈毓川 ;
郭娜欣 ;
陈郑辉 ;
曾载淋 ;
王登红 ;
杨洲畬 ;
蔡正水 .
岩石学报, 2014, 30 (04) :1130-1144
[3]   南岭多时代花岗岩的钨锡成矿作用 [J].
陈骏 ;
王汝成 ;
朱金初 ;
陆建军 ;
马东升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4, 44 (01) :111-121
[4]   赣南盘古山钨矿床锆石U-Pb和辉钼矿Re-Os年龄及其意义 [J].
方贵聪 ;
陈毓川 ;
陈郑辉 ;
曾载淋 ;
张永忠 ;
童启荃 ;
孙杰 ;
黄鸿新 ;
郭娜欣 .
地球学报, 2014, 35 (01) :76-84
[5]   华南中生代与同熔型花岗岩有关的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时空分布及其岩浆源区特征 [J].
李晓峰 ;
胡瑞忠 ;
华仁民 ;
马东升 ;
武丽艳 ;
齐有强 ;
彭建堂 .
岩石学报, 2013, 29 (12) :4037-4050
[6]   南岭东段岩前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岩成矿时代 [J].
赵正 ;
陈毓川 ;
曾载淋 ;
陈郑辉 ;
王登红 ;
赵斌 ;
张家菁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 (06) :1828-1839
[7]   南岭科学钻探第一孔选址研究 [J].
陈毓川 ;
陈郑辉 ;
曾载淋 ;
赵正 ;
赵斌 ;
王登红 ;
张永忠 ;
李建国 ;
周新鹏 ;
李江东 .
中国地质, 2013, 40 (03) :659-670
[8]   华南地区中生代岩浆成矿作用的四大问题 [J].
陈毓川 ;
王登红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2, 36 (03) :315-321
[9]   华南构造演化的基本特征 [J].
舒良树 .
地质通报, 2012, 31 (07) :1035-1053
[10]   华南中生代大地构造研究新进展 [J].
张岳桥 ;
董树文 ;
李建华 ;
崔建军 ;
施炜 ;
苏金宝 ;
李勇 .
地球学报, 2012, 33 (03) :257-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