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表海碎屑岩—碳酸盐岩混积层系沉积相研究——以鄂尔多斯东北部大牛地气田为例

被引:29
作者
郭书元 [1 ,2 ]
张广权 [1 ]
陈舒薇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石油局
关键词
鄂尔多斯; 大牛地气田; 陆表海; 碎屑岩—碳酸盐岩台地混积; 盆控型泥炭沼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陆源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的混合沉积是陆表海重要的沉积现象,反映了其沉积特征。鄂尔多斯东北部大牛地气田本溪组和太原组是典型的陆表海碎屑岩—碳酸盐岩混积层系。结合区域地质研究,建立了陆表海碎屑岩—碳酸盐岩混积层系的沉积相模式。根据华北晚古生代聚煤盆地的地质背景和沉积演化过程,认为大牛地气田本溪组、太原组是陆表海碎屑滨岸—碳酸盐岩台地混积体系和海岸平原沉积体系:本溪组下段为碎屑滨岸相局限浅海亚相,上段为碳酸盐岩台地相和碎屑滨岸相;太原组下段为三角洲相和碎屑滨岸相→碎屑滨岸相;中段为盆控型泥炭沼泽相→碳酸盐岩台地相和碎屑滨岸相;上段为三角洲相和碎屑滨岸相→碳酸盐岩台地相和碎屑滨岸相→三角洲相和碎屑滨岸相→碳酸盐岩台地相和碎屑滨岸相。
引用
收藏
页码:611 / 627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45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条件与勘探方向.[M].侯洪斌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2]  
鄂尔多斯盆地演化与油气.[M].何自新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M].邓宏文等著;.地质出版社.2002,
[4]  
碎屑岩系油气储层沉积学.[M].于兴河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5]  
沉积岩石学.[M].赵澄林;朱筱敏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6]  
含油气盆地分析.[M].陆克政主编;.石油大学出版社.2001,
[7]  
华北地台晚古生代煤地质学研究.[M].尚冠雄主编;.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8]  
鄂尔多斯盆地聚煤规律及煤炭资源评价.[M].王双明主编;中国煤田地质总局著;.煤炭工业出版社.1996,
[9]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地质.[M].张福礼等著;.地质出版社.1994,
[10]  
山西晚古生代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M].程保洲主编;.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