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表海碎屑岩—碳酸盐岩混积层系沉积相研究——以鄂尔多斯东北部大牛地气田为例

被引:29
作者
郭书元 [1 ,2 ]
张广权 [1 ]
陈舒薇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石油局
关键词
鄂尔多斯; 大牛地气田; 陆表海; 碎屑岩—碳酸盐岩台地混积; 盆控型泥炭沼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陆源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的混合沉积是陆表海重要的沉积现象,反映了其沉积特征。鄂尔多斯东北部大牛地气田本溪组和太原组是典型的陆表海碎屑岩—碳酸盐岩混积层系。结合区域地质研究,建立了陆表海碎屑岩—碳酸盐岩混积层系的沉积相模式。根据华北晚古生代聚煤盆地的地质背景和沉积演化过程,认为大牛地气田本溪组、太原组是陆表海碎屑滨岸—碳酸盐岩台地混积体系和海岸平原沉积体系:本溪组下段为碎屑滨岸相局限浅海亚相,上段为碳酸盐岩台地相和碎屑滨岸相;太原组下段为三角洲相和碎屑滨岸相→碎屑滨岸相;中段为盆控型泥炭沼泽相→碳酸盐岩台地相和碎屑滨岸相;上段为三角洲相和碎屑滨岸相→碳酸盐岩台地相和碎屑滨岸相→三角洲相和碎屑滨岸相→碳酸盐岩台地相和碎屑滨岸相。
引用
收藏
页码:611 / 627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45 条
[21]  
中国及邻区构造古地理和生物古地理.[M].王鸿祯等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
[22]  
太原西山含煤地层沉积环境.[M].煤炭科学研究院地质勘探分院;山西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著;.煤炭工业出版社.1987,
[23]  
沉积环境和相.[M].(美)里丁(Reading;H.G.)著;周明鉴译;.科学出版社.1985,
[24]  
陆源碎屑沉积环境.[M].[德]赖内克;[印度]辛格 著;陈昌明;李继亮 译.石油工业出版社.1979,
[25]   受限陆表海的海侵模式 [J].
何起祥 ;
业冶铮 ;
张明书 ;
李浩 .
沉积学报, 1991, (01) :1-10
[26]   大牛地气田沉积相特征 [J].
陈俊亮 ;
吴亮 ;
崔建军 ;
不详 .
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4, (02) :89-94
[27]   混合沉积、混积岩和混积层系的讨论 [J].
郭福生 ;
严兆彬 ;
杜杨松 .
地学前缘, 2003, (03) :68-68
[28]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三角洲沉积体系平面展布特征 [J].
付锁堂 ;
田景春 ;
陈洪德 ;
侯中健 ;
张锦泉 ;
刘文均 ;
杨华 ;
付金华 ;
范正平 ;
石晓英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 :236-241
[29]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J].
郑荣才 ;
文华国 ;
梁西文 .
矿物岩石, 2002, (04) :66-74
[30]   华北陆表海盆地海侵事件聚煤作用研究 [J].
李增学 ;
余继峰 ;
郭建斌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2, (05)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