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运筹对机械栽植早稻两优287根系特征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15
作者
赵锋 [1 ,2 ]
程建平 [1 ]
汪本福 [1 ]
章秀福 [2 ]
吴德军 [3 ]
李亮 [3 ]
游爱兵 [4 ]
张旅峰 [5 ]
章桃娟 [6 ]
机构
[1] 粮食作物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3] 长江大学农学院
[4] 湖北省农业机械工程研究设计院
[5] 湖北省浠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6] 浠水县农业局
关键词
氮肥运筹; 早稻; 机械栽植; 根系特征; 产量;
D O 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3.07.059
中图分类号
S511.3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明确氮肥运筹对早稻两优287机械栽植产量形成的作用机制,在总施氮量(纯氮)为150 kg/hm2条件下,设置基肥、分蘖肥、穗肥比例分别为7:3:0(N1)、6:3:1(N2)、5:3:2(N3)、4:3:3(N4)和3:3:4(N5)5个氮肥运筹模式,分析水稻根系形态与伤流量、叶绿素、茎鞘干物质转运和产量构成因素等状况。结果表明,①各处理间产量及氮肥农学利用率均以N3最高,与其他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以N5最低,与其他处理间差异也均达显著水平。②随着氮肥的后移,水稻总根长和根比表面积呈降低趋势,根数和根干重以N3最大,其根系伤流量也最大。③N5水稻叶片SPAD值灌浆期和收获期相对较高,出现贪青现象。④N3和N4的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茎鞘物质转换率较低,叶片干物质输出率为负值。从而得知,早稻两优287机械栽植,在基肥、分蘖肥、穗肥中氮比例为5:3:2时有利于提高生育后期的根系活力、形成有效利用养分的根系特征、促进叶片光合能力的发挥,最终取得较高产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505 / 150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 [11] Why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Decreases Under High Nitrogen Supply in Rice (Oryza sativa L.) Seedlings[J] . Yong Li,Xiuxia Yang,Binbin Ren,Qirong Shen,Shiwei Guo.Journal of Plant Growth Regulation . 2012 (1)
  • [12] Root-shoot interaction as a limiting factor of biomass productivity in new tropical rice lines
    Samejima, H
    Kondo, M
    Ito, O
    Nozoe, T
    Shinano, T
    Samejima, H
    [J]. SOIL SCIENCE AND PLANT NUTRITION, 2004, 50 (04) : 545 - 554
  • [13] Opportunities for increased nitrogen-use efficiency from improved lowland rice germplasm[J] . J.K. Ladha,G.J.D. Kirk,J. Bennett,S. Peng,C.K. Reddy,P.M. Reddy,U. Singh.Field Crops Research . 1998 (1)
  • [14] Exploringoptions to combine high yields with high nitrogen rise efficien-cies in irrigated rice in China. JING Q,BOUMAN B A M,HENGSDIJK H,et al. European Journal of Agronomy . 2007
  • [15] 早熟优质高产杂交早稻两优287等品种的鉴定
    吴和明
    张忠元
    卢开阳
    周正明
    付玲
    董新国
    王新刚
    [J]. 湖北农业科学, 2005, (06) : 27 - 30
  • [16] 影响籼稻品种产量水平的主要根系性状
    张传胜
    王余龙
    龙银成
    董桂春
    杨连新
    黄建晔
    [J]. 作物学报, 2005, (02) : 137 - 143
  • [17] 超高产杂交稻的光合特性研究
    刘建丰
    袁隆平
    邓启云
    陈立云
    蔡义东
    不详
    [J]. 中国农业科学 , 2005, (02) : 258 - 264
  • [18] 两系杂交稻茎鞘物质运转与籽粒充实特性研究
    赵步洪
    奚岭林
    杨建昌
    王志琴
    朱庆森
    张洪熙
    [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10) : 9 - 14+19
  • [19] 不同施氮水平对南方早稻氮素吸收利用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江立庚
    曹卫星
    甘秀芹
    韦善清
    徐建云
    董登峰
    陈念平
    陆福勇
    秦华东
    不详
    [J]. 中国农业科学 , 2004, (04) : 490 - 496
  • [20] 新株型水稻生育特性及产量形成特点的研究
    杨建昌
    徐国伟
    仇明
    张文虎
    王志琴
    朱庆森
    [J]. 扬州大学学报, 2002, (01) : 45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