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庐断裂带渤中-渤南段新构造运动期断层活动与油气运聚

被引:30
作者
姜丽娜 [1 ,2 ]
邹华耀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断层活动速率; 新构造运动; 油气成藏; 郯庐断裂带; 渤中-渤南地区; 渤海湾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郯庐断裂带在新构造运动时期表现非常活跃,在强烈构造背景下,郯庐断裂带渤中-渤南段形成多个大中型油田,断层活动性对油气运聚与保存起到重要作用。利用断层活动速率的方法,从主次断层活动性在不同构造部位的差异方面入手,分析并总结郯庐断裂带渤中-渤南段新构造运动期断层活动性与油气运聚保存的关系,揭示在强烈活动构造背景下晚期油气成藏机理。研究表明,郯庐断裂带断层活动具有分段性,主干断裂活动性较弱区易于油气汇聚保存,主干断裂活动性较强区油气易散失不利于油气的保存。活跃主干断层与活动性较弱次级断层的有效组合,有利于油气的运聚和保存。
引用
收藏
页码:462 / 468+482 +48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郯庐断裂对渤海海域东部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J].
龚再升 ;
蔡东升 ;
张功成 .
石油学报, 2007, (04) :1-10
[2]   应用烃类流体包裹体GOI和成分研究凝析气藏成藏过程:以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地区为例 [J].
曹剑 ;
金之钧 ;
胡文瑄 ;
谢小敏 ;
王绪龙 ;
姚素平 .
岩石学报, 2007, (01) :137-144
[3]   关于用包裹体研究油气成藏期次问题的探讨 [J].
赵力彬 ;
黄志龙 ;
高岗 ;
姚力争 ;
杨宪章 ;
赵宝顺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 (06) :6-9+18+81
[4]   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断裂构造及油气运移 [J].
马丽娟 ;
郑和荣 ;
解习农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2) :246-251
[5]   中国近海含油气盆地新构造运动和油气成藏 [J].
龚再升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2) :133-138
[6]   新构造运动与渤海湾盆地上第三系油气成藏 [J].
李大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2) :170-174+184
[7]   包裹体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J].
白国平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4) :136-140+155
[8]   郯庐断裂带新构造运动对渤海东部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 [J].
邓运华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1, (05) :2-6
[9]   渤海新构造运动控制晚期油气成藏 [J].
龚再升 ;
王国纯 .
石油学报, 2001, (02) :1-7+119
[10]   渤海浅层构造变形特征、成因机理与渤中坳陷及其周围油气富集的关系 [J].
蔡东升 ;
罗毓晖 ;
武文来 ;
姚长华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1, (01) :35-43